國家發改委近日宣布上調油電價格,這對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影響較大:行業利潤空間縮小,全面步入高成本時代;但是,此舉也將遏制高耗能產業發展,促進化工行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這是6月25日記者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采訪時了解到業界人士的反應。
據了解,成品油價格上漲將主要導致化工企業運輸成本的上升,電價上漲將直接導致耗電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由于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的能力減弱,導致化工行業利潤縮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筆賬:自6月20日起,我國汽(柴)油基準價提高1000元/噸,漲幅為17%~18%;根據相關規定,汽(柴)油的零售價可以在基準價的基礎上上浮8%,可見汽(柴)油零售價最終的漲幅將達到25%~26%。這位負責人表示,化工企業的運輸成本將顯著提高,特別是那些大部分化工產品依賴鐵路和公路運輸的企業,其銷售費用將大大增加。
化工行業是耗電大戶,特別是氮肥、純堿、燒堿、電石、黃磷等5大高耗能產業,電力成本所占比重較大,電價上漲使其生產成本明顯提高。如黃磷生產平均耗電約1.4萬千瓦時/噸,此次電價上漲將使黃磷生產成本增加350元/噸;電石法聚氯乙烯(PVC)企業生產1噸PVC,需消耗電石1.5噸,而電石成本的上升會使PVC成本增加135元/噸。此外,電價上漲也將推動其他行業的成本上升。如合成氨生產平均耗電約1200千瓦時/噸,電價提高2.5分/千瓦時,將使合成氨的生產成本增加約30元/噸;用于生產有機硅的原料工業硅,生產平均耗電約1萬千瓦時/噸,此次電價上漲將使工業硅生產成本增加約250元/噸;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平均耗電約2800千瓦時/噸,電價上漲將使電解二氧化錳的生產成本增加約70元/噸。
石化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油電價格上調,推動生產成本提高,有利于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遏制高耗能產業的盲目擴張。同時,也將明顯增加“兩高一資”產品的貿易成本,進而遏制其出口。近兩年來,我國相繼以產業準入門檻、出口退稅、實行差別電價等經濟手段來限制上述高耗能產業的過快發展,但在我國當前的出口商品中,上述高耗能產品仍占有相當數量。
據了解,成品油價格上漲將主要導致化工企業運輸成本的上升,電價上漲將直接導致耗電企業生產成本的上升。由于成本壓力向下游傳導的能力減弱,導致化工行業利潤縮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有關負責人給記者算了筆賬:自6月20日起,我國汽(柴)油基準價提高1000元/噸,漲幅為17%~18%;根據相關規定,汽(柴)油的零售價可以在基準價的基礎上上浮8%,可見汽(柴)油零售價最終的漲幅將達到25%~26%。這位負責人表示,化工企業的運輸成本將顯著提高,特別是那些大部分化工產品依賴鐵路和公路運輸的企業,其銷售費用將大大增加。
化工行業是耗電大戶,特別是氮肥、純堿、燒堿、電石、黃磷等5大高耗能產業,電力成本所占比重較大,電價上漲使其生產成本明顯提高。如黃磷生產平均耗電約1.4萬千瓦時/噸,此次電價上漲將使黃磷生產成本增加350元/噸;電石法聚氯乙烯(PVC)企業生產1噸PVC,需消耗電石1.5噸,而電石成本的上升會使PVC成本增加135元/噸。此外,電價上漲也將推動其他行業的成本上升。如合成氨生產平均耗電約1200千瓦時/噸,電價提高2.5分/千瓦時,將使合成氨的生產成本增加約30元/噸;用于生產有機硅的原料工業硅,生產平均耗電約1萬千瓦時/噸,此次電價上漲將使工業硅生產成本增加約250元/噸;電解二氧化錳生產平均耗電約2800千瓦時/噸,電價上漲將使電解二氧化錳的生產成本增加約70元/噸。
石化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油電價格上調,推動生產成本提高,有利于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遏制高耗能產業的盲目擴張。同時,也將明顯增加“兩高一資”產品的貿易成本,進而遏制其出口。近兩年來,我國相繼以產業準入門檻、出口退稅、實行差別電價等經濟手段來限制上述高耗能產業的過快發展,但在我國當前的出口商品中,上述高耗能產品仍占有相當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