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山西豐喜華瑞煤化工有限公司二期項目論證會在該公司二樓會議室舉行,來自山西省及其他地區的煤化工知名專家,與該公司一線技術人員就再上一套18/30尿素項目,還是新上10萬噸/年甲醇或焦爐氣制液化天然氣項目進行了充分論證。他們將在討論的基礎上,請國內知名設計公司進行可行性研究,預計最終方案將在5月底揭曉。
一個項目從去年6月份正式提出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公司董事會、經理層及技術人員對全國先進煤化工企業的產品調整進行了大量調研,特別是對焦爐煤氣綜合利用的循環經濟路徑進行了深入研究。有人懷疑,豐喜華瑞的產品結構調整是不是討論得太多、付諸實施太慢了。其實不然,他們不缺乏資金,更不缺乏速度,他們是用審慎的科學態度來謀求新上項目與原有項目的最佳資源組合,從而取得最佳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
山西豐喜華瑞公司現有項目是以山西高義焦化有限公司和山西重慶冶煉有限公司排放的焦爐煤氣為原料,年產合成氨18萬噸、尿素30萬噸項目,即18/30工程。工程投產3年收獲豐碩。2009年金融危機肆虐,許多企業虧損嚴重甚至停產,豐喜華瑞卻依然實現利潤4488萬元。今年一季度,尿素價格連連下跌,許多企業限產、停產,該公司卻一直滿負荷生產,尿素產量完成計劃的104.93%,實現利潤1901.51萬元,完成計劃的162.52%。
這都得益于該公司不斷完善他們充分利用資源、實現變廢為寶、延長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2009年,該公司投資4100余萬元,完成了22項內部小循環項目,使全年節約標煤2.1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22萬噸,受到國家發改委委派專家組的肯定。2010年,通過平衡測算,該公司計劃投資1090萬元,對鍋爐煙氣脫硫、飛灰復燃、二氧化碳壓縮機、合成高壓機等裝置進行改造,再度優化企業內部循環經濟。
華瑞人并沒有就此滿足,他們看到了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短板:焦爐氣供應不足,全年平均只能達到原合同的70%;外界影響大,不僅受尿素市場的影響,而且還要受焦炭市場和停電限電的影響;產品單一,主導產品只有尿素一種;公用設施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必須選準后續項目,拓寬原料來源,增加生產品種,加快產品結構調整,繼續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在競爭中繼續立于不敗之地。
目前,該公司每年還要使用無煙煤9萬噸左右,這主要是焦爐氣供應不足造成的。如果焦爐氣供應充足,在現有條件下,該公司的尿素成本將在比以無煙煤為原料的同類裝置每噸低200元的基礎上,再降低60元。
為此,該公司前不久與山西中信焦化公司簽訂了焦爐煤氣意向協議書。中信焦化擬在豐喜華瑞毗鄰投資9億元新上年產114萬噸二級冶金焦項目,每年可向豐喜華瑞提供焦爐煤氣2.7億立方米,完全能滿足公司的生產需要。目前,中信焦化的土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預計今年10月底投產。
穩定的氣源問題解決了,二期項目的選擇就提上了議事日程。上尿素,還是上甲醇?日益嚴峻的氮肥、甲醇產能過剩及市場的持續低迷,成為制約選擇項目的難點。今年1月,該公司聘請省內設計單位分別拿出了利用焦爐煤氣制甲醇、尿素的可行性研究報告,認為以豐喜華瑞的技術、成本等優勢,項目將形成競爭力,并具有與國外企業比拼的實力。
豐喜華瑞還是沒有急于求成。3月初,公司董事會要求繼續對項目進行調研。并提出了另一個選擇——焦爐氣制液化天然氣,要求聘請全國知名設計公司對3種產品進行論證。豐喜華瑞提出,無論最終選擇上哪個項目,都要使技術達到全國最優,確保公司在循環經濟的大道中邁出更堅實的一步,在項目上馬后的10年內處于全國領先水平。該公司總經理趙哲軍充滿信心地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煤化工循環經濟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