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延長石油油田公司在富縣采油廠上畛子區域上1099平1井場成功完成首口廣域電磁壓裂監測作業,標志著該技術實現突破性應用。
油田首口廣域電磁壓裂監測作業施工現場。白明/攝
該區域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下儲層呈“千層餅”狀,層間差異大、裂縫發育無序、非均質性極強,傳統壓裂施工的監測手段依賴經驗推斷,難以精準掌握壓裂液走向及改造效果,成為開發瓶頸。
此次采用的廣域電磁壓裂監測技術,通過向壓裂液添加導電介質,使其在地下形成動態“電流網”,地表布設接收器捕捉電磁信號變化,實時“可視化”呈現壓裂液流動軌跡與裂縫延伸范圍,如同為地下作業做“B超”。
為確保首試成功,技術團隊提前兩月備戰,嚴控設備選型、現場調試、模擬推演、應急預案各環節。施工中,團隊緊盯電磁曲線,發現信號異常立即組織專家會診,實時調整壓裂排量;監測到裂縫向優質儲層延伸時,迅速優化射孔數,最終精準繪制裂縫延伸圖,提升壓裂液利用率并降低成本。
該技術的成功驗證了其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可行性,為同類油井提供“數據模板”。下一步,該廠將聯合高校深化技術迭代,篩選重點井推廣,推動“地質盲區”變“開發熱區”,助力老油田煥發新活力。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