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7日在第三屆中國儲能大會上發布《2024年度電化學儲能電站行業統計數據》。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電化學儲能利用率顯著提升,年均運行小時、利用小時以及充放電次數均大幅提高:年均運行小時達到1649小時,比2023年提高約510小時,同比提升45%;年均利用小時911小時,比2023年提升約300小時,同比提升49%;年均等效充放電次數221次,比2023年提升約59次,同比提升39%。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王抒祥介紹說,2024年,百兆瓦級以上的大型儲能電站裝機占比達到65%,同比提升了14%;其中,新增電站中大型電站的裝機占比達到了74.16%,電化學儲能逐步向集中式、大型化發展。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新型儲能”列為新興產業,以電化學儲能為主要形式的新型儲能行業呈快速發展態勢。
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達7376萬千瓦/1.68億千瓦時,平均儲能時長約2.3小時,裝機規模約為“十三五”末的20倍,較2023年底增長130%。
王抒祥表示,2024年以來,我國累計發布了儲能相關政策700余項,涵蓋發展規劃、電價改革、示范應用等方向,加快推進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總體裝機規??焖僭鲩L的同時,新型儲能單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我國電化學儲能的“大型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
同時,新型儲能技術創新不斷涌現,鋰離子電池儲能單站規模不斷提高,300兆瓦等級壓縮空氣儲能、100兆瓦等級液流電池儲能、十兆瓦級飛輪儲能項目陸續并網運行,重力儲能、液態空氣儲能、超級電容器儲能等新技術也在推動落地,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
此外,儲能應用場景多元化加快,電源側、電網側和工商業儲能發展迅猛,電化學儲能、機械儲能以及臺區配儲、微電網配儲新等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構網型技術迭代應用加速。
業內專家表示,我國新型儲能調度利用水平持續提升,有效促進了新能源消納,發揮了頂峰保供以及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作用,有力支撐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