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工具是以電動機/電磁鐵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驅動工作頭的一種機械化工具,其工作方式主要是用手握持操作,以小功率電動機或電磁鐵作為動力,通過傳動機構來驅動工作頭。按照技術要求、應用領域等特點,電動工具可分為工業級、專業級和DIY級三個級別。按照電力來源分類,電動工具包括有繩電動工具和無繩(充電)電動工具兩類。
電動工具在20世紀40年代普及率大幅提升,現已成為發達國家工業與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裝備。經過多年發展,全球電動工具行業已形成較穩定的競爭格局:博世、牧田、百得、日立等大型跨國公司占據大部分市場份額,在國內高端市場擁有絕對話語權。
我國電動工具從上世紀70年代量產。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電動工具市場規模在承接國際分工轉移過程中不斷發展,并取代手動工具的地位。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數據,2015年國內電動工具產量2.5億臺,2019年上升至2.6億臺,呈穩步增長態勢。
在電動工具普及過程中,越來越多的家庭消費者傾向于自己動手完成小型任務,無繩化、便攜性、小而輕型化成為目前電動工具的產品發展趨勢?,F階段,無繩電動工具應用以歐美市場為主,TTI、百得、博世、牧田、寶時得等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無繩化趨勢將賦予電動工具用鋰電池廣闊的市場空間。
此外,鋰電池代替鎳鎘電池加快,也將催生大量市場替代空間。與鎳鎘電池相比,鋰電池對環境污染小,電量儲備大,重量輕,壽命長,充電時間短,符合電動工具小型化輕量化的趨勢。2017年歐盟已立法強制電動工具用鎳鎘電池退市,國內也加快電動工具用鋰電池規范體系建設,電動工具市場全面普及鋰電池將為鋰電池帶來巨大的需求。
從國內看,過去五年中國電動工具鋰電化水平雖然不斷提升,但截至2019年底只達到23%,鋰電工具產量達到0.6億臺,相比電動工具2.6億臺總規模仍有很大的替代空間。
從電芯供應鏈現狀看,目前三星SDI、LG、村田、松下等日韓電池企業已占據全球電動工具的主要市場,其中GGII數據顯示日韓四家電池企業2019年份額占比超過60%,但隨著三星、松下將電池產能轉移至車用動力電池,國內電池企業的供應份額有望提升。
2019年國內電動工具用鋰電池供貨企業中,天鵬、海四達、億緯出貨量位居國內前三,其中億緯與海四達已經成功進入TTI供應鏈。江蘇三杰、卓能等國內電池企業也在加快電動工具市場的布局。
隨著電動工具鋰電的加速普及,未來針對電動工具用鋰電池的擴產與投資事件將會更加頻繁。GGII預測,2023年國內電動工具鋰電化率從2019年的23%上升至55%,產量將達到1.51億臺,由此催生鋰電池需求規模達到7.5GWh。
電動工具用鋰電池的性能要求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1)高倍率性;2)高一致性。目前電動工具用鋰電池主流為NCM523搭配石墨體系的18650型圓柱電池,少數特殊國外品牌的電動工具使用NCM811或者NCA的21700與26650型圓柱電池(主要為工業級/專業級電動工具)。
未來電動工具用電池將呈以下趨勢:
1)無繩電動工具占據主流,鋰電池取代鎳鎘/鎳氫電池,出貨量穩步增長;
2)LG/松下產能轉向車用電池,導致國際電動工具巨頭供應鏈向國內轉移,國內電池企業的供應份額有望進一步增加;
3)硅基材料在電動工具電池領域開始量產應用,NCM811/NCA+硅基材料路線將實現更高倍率與更耐高低溫產品的上市;
4)電池將根據應用場合(電容量、倍率要求)差異化,21700/26650在工業級乃至專業級電動工具的滲透率有望提升。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