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10企業的戰略規劃、技術路線、產能部署等,已充分顯示將借助資本及市場拓展的實力,推動行業格局成型。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方形已成主流、軟包占比快速提升。2018年底全行業總產能將達到182GWH,根據我們的產業分析顯示,其中方形產能達到93.5GWh、圓柱產能50.5GWh和軟包產能達到38GWh,占比分別達到51%、28%、21%。
①方形產能占比達一半,已成為最主要的技術路線,產能擴張增速達到36%,方形企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CATL、比亞迪、國軒、力神等,僅這4家產能2018年共達71.5GWh,占比高達85.6%,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
②圓柱正在經歷技術升級,圓柱廠的產能原本基數最高,其擴張主力正在從18650向21700轉變,整體增速已趨緩。
③軟包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迅速崛起,但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與方形、圓柱的技術原理相差較大,所以擴張主要集中在孚能股份等軟包龍頭企業,整體產能38GWh,其中孚能、國能、卡耐的產能分別達到13GWh/13GWh/5.8GWh左右,占比同比提升近1個點左右。產業集群的效應已經凸顯。以CATL、國軒、比亞迪、力神等巨頭為代表的企業,通過對比國內主流的1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及技術研發,均在加強技術研發上馬高鎳三元鋰電,另一方面加強與車企的基地產能配套,減小運輸半徑及有效降低成本,行成緊密的產能供給。
產業集群已奠定了市場的基礎格局,未來的產業競爭賽將在部署完善的企業中勝出。鋰電產業集群基地及圍繞車企工廠的配套建設正在進行。北汽供應鏈:CATL、國軒高科、孚能科技、普萊德等。北汽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為大興采育鎮,普萊德作為核心pack供應商,同在一個工業區。當前進入供應體系的電池企業孚能在順義區投資進行動力鋰電池的生產,緊密圍繞北汽新能源的產能供應。其他如CATL與上汽,也在積極的在縮小運輸距離,加快擴產。
1.總量急速擴張,龍頭逐鹿爭霸 1.1. 鋰電頭部產能部署加快,主格局已凸顯龍頭擴張競備賽已過半程,頭部公司競爭力突出,維持行業增持評級。我們認為,動力鋰電池的主力戰場將集中在前十家左右的動力鋰電池企業之間。CR10企業鋰電企業的戰略規劃、產能部署及配套基地建設進度,不僅反映了其資本實力及市場拓展的實力,更預示著鋰電行業格局成型的加速。通過對比國內主流的10多家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及技術研發,我們認為產業集群的效應已經凸顯,產業集群已奠定了市場的基礎格局,未來的產業競爭賽將在部署完善的頭部企業中勝出。
行業集中度提升加速頭部公司價值凸顯,維持行業推薦評級。頭部產能占比升高,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持續受壓。17年以來,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首的動力電池龍頭擴產幅度高于行業均值,CATL(17GWh)、比亞迪(16GWh)、國軒高科(10GWh)繼續產能位列前三,億緯鋰能、北京國能、孚能科技、天津力神緊隨其后,這導致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動力鋰電池行業產能CR10指數由2016年的44%提升至2017年的52%以上。當前18年一季度裝機量前十分別為CATL、國軒高科、BYD、比克電池、遠東福斯特、國能電池、萬向、智航新能源、孚能科技、哈光宇。
產能的被動擴張臨近結束,產能占比共41%的中小企業產能均值約為2.5GWh,與大型企業差距進一步拉開。從澳洋順昌、遠東福斯特、南都電源等公司的資本開支來看,基本上沒有再繼續投入的規劃,17年的投入也不及之前的規劃目標。隨著產能的集中度在快速攀升,中小企業受限于資金及技術人員儲備,產能拓展趨于理性停滯,在總體產能規劃方面相對保守。當前產能的擴張不局限于企業當地的政府資源,更多的是為配套項目而形成的以車企客戶為中心的運輸半徑內的部署。
2. 技術路線全面鋪開:方形已成主流、軟包占比提升迅速2017年方形、圓柱、軟包三種類型電池產能分別達到68.5GWh、63GWh、23GWh,占比分別為45%、41%、15%。2018年底全行業總產能將達到182GWH,根據我們的產業分析顯示,其中方形產能達到93.5GWh、圓柱產能50.5GWh和軟包產能達到38GWh,占比分別達到51%、28%、21%。從趨勢來看:
①方形產能占比達一半,已成為最主要的技術路線,產能擴張增速達到36%,方形企業的產能主要集中在CATL、比亞迪、國軒、力神等,僅這4家產能2018年共達71.5GWh,占比高達85.6%,同比提升4個百分點。這些企業的擴張手筆較大,是方形整體的高增速的主要驅動力。
②圓柱產能擴張最為快速,增速達到8%,我們分析認為主要是由于圓柱企業競爭激烈,目前正在經歷技術升級,圓柱廠的產能原本基數最高,其擴張主力正在從18650向21700轉變,整體增速已趨緩。
③軟包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迅速崛起,但是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與方形、圓柱的技術原理相差較大,所以擴張主要集中在孚能股份等軟包龍頭企業,整體產能38GWh,其中孚能、國能、卡耐的產能分別達到13GWh/13GWh/5.8GWh左右。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