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新政實施首月,新能源汽車市場遭遇“當頭棒喝”,動力電池產量和裝機電量雙雙下滑。
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通過最新發布的《動力電池月度數據庫》統計顯示,2019年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4.70GWh,同比增長40%,環比下降29%。
從7月細分車型的電池裝機電量來看,新能源乘用車與專用車環比嚴重下滑,而新能源客車因趕在在8月5日補貼過渡期結束之前實現搶裝從而在7月臨陣救場。
很顯然,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50%以上對新能源乘用車和專用車的市場打擊影響較大。補貼過渡期內搶裝的需求透支以及過渡期結束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形勢不明導致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量疲軟,8月份能夠走出市場低迷困境還需觀察。
受新能源乘用車產銷量大幅下滑影響,動力電池企業的產能利用率和裝機電量也出現大幅下滑。
GGII數據顯示,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排名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約4.40GWh,約占整體的94%,達到歷月以來最高值。但各大電池企業的裝機電量出現大幅下滑。
其中,寧德時代7月實現新能源汽車裝機數量37492臺,環比6月的57832臺裝機減少2萬臺;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3.12GWh,環比6月的3.20 GWh出現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其7月新能源乘用車動力電池訂單大幅減少,但新能源客車電池訂單大幅增長填補了乘用車電池訂單縮減的缺口。
高工鋰電從多方渠道了解到,為適應市場變化,頭部動力電池企業自6月份開始進行減產并延續至7月份,當前產能利用率雖有所上升但仍未恢復原有水平,逐步恢復可能要到9月份之后。
很顯然,7月補貼新政實施對整個動力電池市場的影響都比較大,導致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排名波動較大。大多數業內人士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三季度都持保留態度,這也意味著動力電池企業在8月和9月的日子可能會比較難熬。
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大幅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動力電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滑,或將有大批電池企業遭遇增收不增利的發展困境。在此情況之下,電池企業唯有提質降本提升市場競爭力,或盡快尋找新的細分市場以渡過難關。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