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企業LG化學將中國的ATL公司告上了法庭,認為ATL侵犯了其隔膜專利,要求美國禁止進口ATL的電池,引起了電池界的一片熱議。
其實LG的思路也不難理解,近年來ATL的出貨量快速攀升,2017年前三季度出貨量僅次于日本的松下位居全球第二,而LG已經落后于ATL僅排在第三的位置。在中國國內,由于補貼政策的限制,三星和LG等國外廠商無法享受到新能源政策的紅利,LG在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動力電池市場上失利后,絕對不會將美國這個僅次于中國的市場拱手相讓,小編相信針對ATL的專利訴訟只是一個開始,后續LG會采取各種措施阻止中國的鋰離子電池生產生進入美國市場。
LG化學在北美經營多年,在美國擁有自己的生產工廠,因此在美國的專利布局也非常早,這種先發優勢使得專利戰爭成為阻擋中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最為有效方法。隨著中國企業國際化的腳步的加速,類似的專利爭端將會越來越普遍。
從今天開始,小編將開一個專利解讀板塊,不定期為大家解讀鋰電企業在全球申請的鋰離子電池相關專利,今天首先要為大家解讀的就是LG化學在美國申請的涂層隔膜方面的專利,看LG在涂層隔膜方面到底有什么獨到之處。
近年來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越來越高,隔膜也越來越薄,為了保證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陶瓷涂層隔膜成為了最佳的選擇。陶瓷涂層能夠減少聚合物基底隔膜在高溫下的收縮,提高鋰離子電池的熱穩定性,減少鋰離子電池在高溫、機械濫用的情況下熱失控的風險,因此厚度在10-16um的陶瓷涂層隔膜成為高比能量電池的首選材料。此次LG起訴ATL案件中所涉及的隔膜專利,小編預計就是此類的陶瓷涂層隔膜專利(暫時還無法知道LG提到的三個專利具體指的是哪些專利),為此小編在美國專利局的網站上搜索了LG近期申請的陶瓷涂層隔膜專利,小編就為大家對LG的涂層隔膜專利做一個介紹。
專利號:US9825271B2,申請時間:2017.11.21
LG申請的該專利的創新點在于將基底隔膜的熱處理工藝放在了涂層涂布之后,從而使得在靠近陶瓷涂層的一側的隔膜纖維的直徑要小于隔膜中間位置的纖維的直徑(例如,其中一種情況靠近涂層一側的隔膜纖維的直徑在0.01-0.04um左右,而在隔膜中間(厚度方向)直徑大約在0.04-0.08um)。此項專利要求涂層使用的無機顆粒需要滿足絕緣常數不低于5,例如BaTiO3、SnO3、NiO等,以及其他能夠傳輸Li+的材料,例如Li3PO4等,以及其他有機顆粒,這些要求與其他的一些涂層隔膜專利非常類似,該專利的主要看點在于其對隔膜的處理工藝上的創新。
LG公司申請的這款隔膜專利與其他專利的區別主要在于其熱處理工藝。從上圖來看,傳統陶瓷涂層隔膜的生產工藝一般是在隔膜拉伸后首先進行熱處理,然后進行陶瓷涂層的涂布,但是LG的專利將隔膜的熱處理轉移到了陶瓷涂層涂布之后,此時由于陶瓷涂層的存在,使得熱處理溫度可以比常規的熱處理溫度高,因此能夠獲得結構更加穩定,熱性能更好,并且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的隔膜。
LG之所示這樣設計,是因為這種將熱處理后移的工藝,使得熱量必須通過涂層后才能到達基底隔膜,因此能夠在較高的溫度下對隔膜進行處理,這一方面能夠提高涂層漿料對隔膜纖維的潤濕性,另一方面由于涂層的阻擋,因此在靠近涂層的位置隔膜纖維較細,因此單位截面積內的纖維數量較多,能夠與涂層形成更好的接觸,從而明顯的提高隔膜的機械和熱穩定性,減少在高溫下的隔膜收縮。
從上面的介紹來看,LG申請的專利無論是在涂層材料的選擇,還是在粘結劑的選擇上都沒有太大的創新之處,更多的是對隔膜的處理工藝的創新,將隔膜的熱處理工序轉移到了涂層涂布之后,因此在隔膜內形成了一個隔膜纖維直徑梯度變化的結構,從而改善了隔膜的機械結構強度和熱穩定性,減少了個膜的熱收縮,同時也提升隔膜的透氣性,提升隔膜的電化學性能。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