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促進儲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下文簡稱指導意見),第一次明確了儲能在我國能源產業中的戰略定位,并提出未來十年儲能領域的發展目標同時強調了儲能的五大任務,引發行業關注。
1、首次明確儲能戰略定位,重要性再次提升。
《指導意見》指出,儲能是推動主體能源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更替的關鍵技術;是構建能源互聯網、促進能源新業態發展的核心基礎;是提升傳統電力系統靈活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以上諸多提法均為國內首次,這表明經過前期新能源產業及能源互聯網的初步發展,儲能作為關鍵抓手的確定性再次被印證,可以預見未來相應扶持政策會陸續出臺。
2、行業依然處于發展示范期,商業化亟待加速。
《指導意見》中明確規定,“十三五”期間儲能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儲能由研發示范向商業化初期過渡,“十四五”期間實現由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儲能發展涵蓋五大主要任務: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工程、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提升工程、電力系統靈活性穩定性提升工程、用能智能化水平提升工程和儲能多元化應用支撐能源互聯網發展工程。我們認為,儲能技術裝備研發示范工程與技術路線及應用場景的確定直接相關,是其他幾項任務順利完成的前提,也是“十三五”期間儲能的最重要任務。
3、補償機制醞釀出臺,實操性和經濟性成考量重點。
《指導意見》指出,將先進儲能納入可再生能源發展、配電網建設、智能電網等專項基金支持范圍,根據不同應用場景研究出臺針對性補償政策,研究建立分期補償和補償退坡機制,同時建立儲能等靈活性資源市場化交易機制和價格形成機制。有鑒于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一波三折,可以預見儲能補償機制的最終出臺也不會一帆風順,實操性和經濟性將是政策考量的重點。
4、儲能成本明顯降低,先行者將受益。
儲能技術的發展也得益于成本的快速降低,以化學儲能技術為例,鋰電池的成本在今年快速下降,目前已經超過20%;鉛碳電池技術逐漸成熟,循環壽命的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度電成本,以上市公司南都電源為例,目前其鉛碳電池儲能系統的度電成本據測算已經降至0.4 元/kWh 以下。
以南都電源承接的徐州中能硅業儲能谷電峰用項目為例進行效益測算,該儲能系統額定容量為12MWh,額定功率為1.5MW。按照額定功率計算,系統約為100 萬元/MWh,其中電池占到成本的70%,即70 萬/MWh;BMS 的比例在10%左右,假定PCS 所占比例也為10%,則BMS+PCS 投資成本約為20 萬/MWh。
假定儲能收益率按如下公式計算:
儲能度電成本=[(PCS 雙向變流器+BMS 成本)/與電池壽命比+(電池成本-電池殘值)]/電池額定容量/DOD/循環次數/充電器效率/逆變器效率/電池充放電效率
其中成本單位為人民幣元,電池額定容量單位為kWh,PCS 和BMS 的使用壽命與電池壽命之比設定為2。可以計算得到在不同電池殘值及電池循環壽命下的儲能效益。
國家能源局日前公布的《2017 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積極推進已開工儲能項目工程建設,年內計劃建成蘇州輝騰(南都電源和中恒普瑞共同建設)、西藏尼瑪(華富儲能建設)、大連融科(部分,自建),比亞迪長沙園區(比亞迪建設)、山西陽光(陽光電源建設)和貴州畢節(國家能源大規模物理儲能技術研發中心建設)等儲能項目;扎實推進南都電源鎮江能源互聯網、蘇州高景科技(南都電源建設)、蘇州錦祥(南都電源建設)、蘇州工業園區(協鑫智慧能源建設)、陽光三星與天合光能等具備條件的項目。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