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與低油價近5年的抗爭以及大浪淘沙般的選擇,如今美國頁巖油氣行業正在走出低谷,逐漸形成了與中低油價相適應的新發展模式,并可能由此引發新一輪頁巖革命。這一變化對世界油氣行業將繼續帶來深層次影響,突出表現在西進之后的北美油氣生產中心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美國在世界油氣市場的話語權進一步增強。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原油產量已經達到5.5億噸,頁巖油產量占比達60%;天然氣產量達8614億立方米,其中,頁巖氣產量為5681億立方米。值得注意的是,自2017年以來,美國主要頁巖油氣生產商的現金流開始轉正,擺脫了長期虧損的狀態,逐漸獲得經濟效益。同時,隨著發展形勢的變化,大石油公司開始大規模參與到頁巖油氣中來。有咨詢機構的數據顯示,2018年部分大石油公司頁巖油氣資產占公司油氣資產比例已經增加至18%,2017年這一比例是13%。
上述現象的出現預示著美國頁巖油氣勘探開發已經在技術、發展模式等方面形成新的均衡發展模式,大公司已經開始關注并付諸行動。鑒于美國頁巖油氣資源豐富,包括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對未來美國油氣產量增長均持肯定態度。EIA預測,美國油氣產量在頁巖油氣產量增長的推動下將持續至2030年乃至更長時期。
中低位油價對美國油氣產業鏈整體有利
美國是油氣生產大國,同樣也是煉油大國,石油產業鏈強大且完整,這一點對美國的油氣話語權以及國家話語權產生重大影響。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美國的煉油能力在10億噸/年上下,國內煉油板塊分為五大區域。隨著頁巖油產量的增長,美國煉油行業的原料結構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主要表現在煉制原油的輕質化程度提升,而世界原油煉制體現出重質化傾向。低油價給美國煉油行業帶來的最大好處是降低了原料成本,增強了下游產業的競爭力。就煉油毛利方面的指標來看,近年來美國煉廠毛利水平顯著高于其他地區。美國自2011年起已成為石油產品凈出口國。在當前世界經濟不景氣,包括美國在內的發達國家極力希望通過出口增長拉動經濟增長的形勢下,低油價顯然有利于美國的石化產品對外貿易的發展。
低油價雖然對上游頁巖油氣產業的經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和抑制,但如前所述,美國頁巖油氣產業在過去幾年已經形成新的適應低油價的發展模式,油氣開采行業并沒有在低油價下停滯不前,而是有了發展能力。因此,保持目前的中低位油價對美國油氣產業鏈整體有利。即便美國在國際油氣市場的話語權在不斷增長,政府也沒有迫切愿望拉高油價。相反,若做低油價,政府反倒有這個愿望和理由。
這一格局的出現對全球油氣市場影響深遠。頁巖革命改變全球油氣供需格局之后,恰逢世界經濟形勢低迷導致經濟增長乏力,石油需求增速下降。在此形勢下,國際油價受供需基本面因素的影響顯著增強。之前在高油價時期石油的金融屬性、政治屬性在逐漸“褪色”,地緣政治風波以及買空賣空的投機炒作對油價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已經大不如前。
頁巖油成為抑制油價的利器
近年來,中東地區動蕩因素依舊存在,但市場似乎已經見怪不怪,油價并沒有因為這些動蕩因素而陡然升高,甚至還在地區局勢動蕩的時候出現過下降,大有“兩耳不聞窗外事”之感。最有代表性的事件莫過于近期發生的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油價波動一周后即開始恢復平靜。
新一輪頁巖革命發生后,頁巖油將繼續強化國際石油市場的供應預期,成為在經濟增長乏力、需求不振形勢下抑制油價的利器,未來有以下幾方面表現。
首先是頁巖油引領全球石油產量增長。低油價下,以歐佩克為代表的石油供應組織已經開始實施限產保價,但在低迷經濟形勢以及美國油氣產量增長的沖擊下,歐佩克的限產效果大打折扣。限產保價策略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但畢竟能起到一定作用,因此限產應該可以維持下去。換個思路理解,未來較長時期歐佩克增產的可能性很小,各成員國雖然有增產的愿望,但考慮到價格下行給自身帶來的損失,不突破增產這一底線估計還是能做到。巴西、俄羅斯等非歐佩克國家碰到的情形和歐佩克類似,增產受到多方因素制約。在此形勢下,美國頁巖油產量增長就成為引領全球石油產量增長的主力。如此一來,全球石油供需就會形成歐佩克限產與北美頁巖油產量增長的局面。
其次是北美頁巖油的成本成為國際油價走勢的風向標。既然頁巖油成為引領世界原油產量增長的主力,那么按照邊際效應,國際油價更多取決于增量供應部分。在油價由供需基本面影響的權重在增長、非基本面因素的權重在下降、油價走勢關鍵看成本的形勢下,未來油價很大程度上由頁巖油的生產成本決定。近些年,美國頁巖油新的生產模式之所以能夠形成,技術進步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一點可以視為頁巖油勘探開發的核心競爭力。多分段水力壓裂以及水平井技術成為美國頁巖革命的“引擎”,在其后十多年的發展進程中,技術服務公司和生產商不斷鉆研新技術,特別是在低油價時期的“抱團取暖”使得整個行業的技術水平出現質的提升。大公司的參與將有助于形成各類主體共同參與的“百花齊放”局面,從發展的角度看,這一局面有利于技術創新,從而導致成本的下降。就目前形勢來看,北美頁巖油的生產成本大致在50~60美元/桶的水平,未來油價應該不會偏離這個水平太多。
油氣行業迎來發展模式變更的新時代
頁巖油對油價的影響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對油價的影響只是表象,深層影響則是整個油氣行業發展模式的變更。單就油氣行業而言,21世紀是一個命運多舛的時代。因為在這個時代,包括油氣在內的全球能源行業迎來的一個顯著變化即能源多元化的步伐顯著加快,非化石能源作為“后起之秀”正在以穩健的步伐向前推進。雖然目前非化石能源還不足以對能源結構產生顛覆性影響,但在技術進步和政策的大力推動之下,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非化石能源的蓬勃發展形成對油氣等化石能源的替代也是大勢所趨。能源行業的多元化發展客觀上給油氣行業的發展帶來挑戰,成為抑制油價上行的重要力量。油氣行業一方面要面對頁巖革命的持續推進所帶來的供應增長;另一方面要面對非化石能源的穩健發展帶來的市場份額的擠壓。
油氣行業在油價、非化石能源的“雙重夾擊”下必將進入發展模式變更的新時代,體現出“適者生存”的基本規則。(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博士:羅佐縣)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