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聯防聯控戰疫情
面對日益嚴峻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連日來,陜西石油和化工企業及園區一方面迅速反應,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防控機制,采取有效措施構筑嚴密“防疫墻”,把控疫情進一步擴散和蔓延,確保正常生產經營秩序和員工生命健康;另一方面加緊生產消毒用品及醫用口罩、防護服原材料等物資,并向社會捐贈,彰顯企業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聯防聯控戰疫情。
構筑嚴密“防疫墻”
陜煤集團榆林化學公司實施“十大行動”,多措并舉全力開展疫情防控。“十大行動”包括:實施全員摸排行動,采取以部門(項目部)為單位排查的方式,快速精準摸排湖北省域返鄉人員,確保不漏一人;實施物資保障行動,為每位員工額外補發一定量的防護口罩,同時向各部門(項目部)配發紅外線測溫儀、水銀體溫計、酒精棉球等醫療器材;實施消息報送行動,各部門(項目部)統計匯總人員信息;實施一線督導行動,制定針對承包商日常體溫監督管理辦法,加強督促檢查,重點督查承包商疫情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等情況;實施病員阻斷行動,工程管理部和各承包商須在項目現場至少準備一間隔離觀察室,用于對疑似病例的隔離觀察,防止疾病擴散;實施醫療保障行動,與定點醫院提前接洽,落實發現疑似病例后的送診流程并發布相關醫療信息,確保職工得到及時準確的診察治療;實施群防群治行動,全覆蓋開展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實施輿論引導行動,公司微信公眾號及時發布官方信息和輿情,定期推送防范措施,嚴厲打擊虛假信息;實施“一天兩測”行動,每天上午、下午上班前對所有員工進行體溫測量,并按照統一要求進行登記,合格后方可進入現場;實施衛生防疫行動,每天兩次對公共區域噴灑84消毒液,外出車輛用車結束后嚴格消毒,定期做好職工餐廳及宿舍防控消毒。
1月24日起,陜西陜化煤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對外來人員、本廠職工和來訪家屬堅持日常篩查,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有事報事,無事報平安。同時嚴肅值班制度,嚴格執行領導到崗帶班、關鍵崗位24小時值班和信息報告制度,及時報送信息。該公司進一步加強門衛管理和辦公場所管理,建立外來車輛和人員登記制度,嚴控外來車輛和人員進出,對值班人員及外來人員監測體溫并登記。暫停一切非必要面對面性質外來人員接待,保障生產、供應、銷售必須接待的,設置臨時接待專用場所,隨時對場所進行消毒防控,控制接待人員數量。公司購買了2萬個口罩配發給員工,在各裝置區和職工食堂設置測溫點,配備手持測溫儀,對進出員工進行體溫測量。
1月27日,陜西渭化集團有限公司在控制室舉行培訓,邀請渭河醫院院長劉寅和醫務人員為當班員工講解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培訓消毒劑配比和公共區域消毒的方法等。1月28日起,該公司對中央控制室、職工食堂、辦公場所等重點防控部位堅持每日兩次消毒;對所有進入渭化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并登記,杜絕體溫異常人員入廠;各單位實行每日“零報告制度”,按時報送,嚴禁遲報、謊報、瞞報、漏報。
陜西陜焦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時間將班前班后會改為小組長會議,并及時對生產區域及班組噴灑消毒藥水;職工餐廳所有餐具在進行消毒柜消毒后,還用沸水進行二次消毒,確保職工用餐安全;保衛消防中心對公司所有進廠車輛及人員進行登記,測量體溫,及時了解掌握員工身體狀態,嚴格做好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
陜西金泰氯堿化工有限公司嚴格執行菜單式交接班制度,要求值班干部攜酒精測試儀進行檢查,調度中心不定期抽查,將平時堅持的崗前員工酒精與體溫測試制度再強化;從公司到各單位內部每日進行4次消毒,安全監察部每天上下班對當班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登記;針對春節假期前后員工流動信息、身體狀況,生產部每日統計,密切關注員工休假期間行程、路線、接觸群體等,有效防范疫情傳播。
陜西延長石油集團煉化公司關口前移、重心下移,以近期與疫情發生地來人密切接觸員工、從疫情高發地返回各單位探親員工家屬子女,以及節日期間赴疫情發生地員工為重點,全面排查,建立臺賬,加強監控,提高疫情檢測敏感度,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病例。同時,重點加強員工宿舍、食堂衛生安全管理,做好辦公區域、生活福利區殺菌消毒工作;嚴格控制外來人員、車輛進入生產、生活區,提醒員工做好個人防護、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與疫情重點防控地區外來人員進行接觸;嚴格執行疫情“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加強與地方政府部門溝通協調,及時共享有關信息,形成企地聯控聯防機制。
神木煤化工東鑫垣公司為在崗員工配發口罩近千只,在主要通道建立檢查點;對進廠人員的體溫和來源進行排查登記;在醫務室建立發熱檢查點,要求員工遇到發燒等情況及時就醫檢查;每天統計春節返廠人員信息,及時上報當地政府部門,形成政企聯防聯控機制;在人員較密集區域噴灑消毒液等。
1月31日,榆林經濟技術開發區(榆神工業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守洋主持召開緊急會議,部署開發區疫情聯防聯控工作。1月27日起,榆神工業區在進入清水工業園設立兩處疫情防控檢查檢測點,對出入園區的車輛、人員進行檢查登記。責成各企業、項目單位履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對進出車輛、人員登記備案,調整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計劃,推遲項目復工和外地員工返廠(崗)時間。園區還在榆神工業區醫院建立一處醫學隔離觀察點,責成各企業設置臨時隔離觀察室。通過向衛健部門和榆神工業區醫院,先期采購口罩1萬個、一次性防護服200套、消毒液500千克,保證物資供應。
調整工藝生產防疫物資
困難面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陜西一些化工企業以大局為重,通過調整生產工藝或科學安排生產計劃,緊急組織生產疫情防控急需的產品或原材料,以實際行動積極擔當社會責任。
1月30日,延長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首次成功生產合格S2040H牌號無紡布專用料產品,確保下游醫療衛材企業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原材料充足供應。截止發稿時,已生產該產品1600余噸。據悉,該公司在聚丙烯裝置首次在線轉產無紡布專用料。技術人員經過6小時的精心調試,一次轉產成功。S2040H產品采用氫調法生產工藝,是制造高速紡、連續細絲、無紡布的原料,可廣泛用于生產醫用口罩、防護服等。
消毒用品作為防控時期的重要物資,近期需求量與日劇增。在得知陜西榆林市消毒液原料緊缺的消息后,平時幾乎不生產次氯酸鈉的金泰氯堿化工公司,領導干部、技術骨干及員工主動放棄休假,返回工作崗位,重新調整生產工藝,緊急組織生產消毒液原料——次氯酸鈉,目前日產量達30噸。并無償提供給榆林市政府,協助解決消毒用品原料短缺問題,緩解防疫消毒急用之需。目前已向米脂、綏德、吳堡、子洲、橫山、清澗等地捐贈次氯酸鈉70多噸。
作為氯堿生產企業,陜西北元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積極部署、迅速行動,充分發揮生產規模優勢,擴大次氯酸鈉產量,并主動與榆林市政府對接,向周邊企事業單位緊急捐贈次氯酸鈉,用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消毒防控。目前,首批200噸次氯酸鈉已開始應用于各公共區域的消毒防疫。
疫情出現后,市場上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需求量急劇增加,不少商場、超市甚至出現了斷貨情況。陜煤集團所屬西安開米科技公司作出了“生產不停頓、銷售不斷線、供應不掉鏈”的部署,公司員工主動放棄休假返回工作崗位,全力生產和調配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1月29日,開米公司馬鞍山工廠提前復工,112名員工到崗參與生產作業,用最短時間做好生產準備工作。目前,該廠消毒液、洗手液等消殺產品生產線均開足馬力,月產能達4500噸。
因疫情發展及節假日交通管制等限制,馬鞍山工廠出現產品無法外運、生產原料入廠受阻,公司連夜派遣精兵強將趕到馬鞍山與駐地協調,及時疏通運輸渠道,終于將加急配貨的4輛卡車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資全部運達西安等地。
1月31日13時,46036次貨運列車緩緩駛出西安市戶縣車站,5車裝有西安國維淀粉廠生產的298噸藥用淀粉馳援湖北,用于制作殺菌消毒液、藥用沖擊、片劑或膠囊制劑。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截至1月26日,該公司向武漢地區提供檢測試劑3.5萬人份,配套的核酸提取試劑6.5萬人份。
全民戰“疫”從我做起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處于關鍵時期,陜西化企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崗位盡職盡責,奮戰在生產和防疫一線,用“一家不圓”換來萬家團圓,進一步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為打贏疫情阻擊戰的中堅力量。
“少盼啊,你這是要去做什么啊?”
“媳婦,今天我值班,早點去現場看看。”
“大過年的,又趕上疫情,社區都通知了不要出門。給領導說說請個假好吧。娃還小,把病毒帶回來怎么辦?”
“親愛的,我是一名黨員,這個時候應該挺身而出。公司還給我們都發了防護口罩,我回來就把外套脫在外邊再進門,保證不把病毒帶回來,你們在家放一萬個心好了。”
這是陜西渭化集團計控電儀部值班人員王少盼日前去現場前和愛人的一段對話。該公司在節假日都安排領導值班,在今年春節疫情防控面前,黨員干部放棄休息默默奉獻,身先士卒做出表率。他們用責任與信念,用“一家不圓”換來萬家團圓。
2月1日,延長石油輸氣一公司發出在疫情防控中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倡議書:全民戰“疫”從我做起,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該公司還成立了抗擊疫情黨員突擊隊,負責收假后對進出單位人員的測溫、登記、消毒等相關工作。
“我承諾:認真堅守崗位,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相信科學,相信祖國!武漢加油!!中國加油!!!”2月1日,一陣陣助威加油聲,不時從位于西安臨潼的延長石油輸油五公司消防大隊發出,響徹上空。
連日來,輸油五公司消防大隊黨員干部在春節期間舍小家、顧大家,服從大隊安排,堅守工作崗位,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防控疫情,沒有捷徑。消防大隊黨支部每一名黨員骨干都要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每一名黨員骨干都要成為一面鮮明旗幟,既要率先垂范,又要主動擔責,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該大隊黨支部書記韋國懷說。
(李軍、杜麗華、梁力壬、陳杰、李慶琛、呂國良、胡艷等)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