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國王薩勒曼8月底頒布皇家法令,將現行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一分為二”,獨立運行的工業和礦產資源部未來將與能源部“各自為政”。此舉是去年底沙特宣布的內閣重組計劃的一部分,一方面旨在重塑國家形象,另一方面是為了加速本土工業和采礦業發展,但更重要的是為國有石油巨頭沙特阿美順利上市鋪路。
新能源部明年初正式運轉
沙特通訊社援引一份官方聲明稱,沙特阿克霍瑞夫集團高管Bandar al-Khorayef已被任命為工業和礦產資源部部長,新部門預計將于2020年1月1日正式運轉。由法利赫領導的現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更名為能源部,法利赫將繼續擔任負責人,并在下一財政年度開始前完成相關權力、任務、責任以及文件資料的移交工作。
據了解,成立于1957年的阿克霍瑞夫,是集農業、機械、石油、承包等多個領域的多元化私人集團,在全球40多個國家擁有業務。彭博社指出,目前擔任阿克霍瑞夫印刷子公司負責人的Bandar al-Khorayef,是沙特王儲穆罕默德的“親信”,后者認為他能夠加快工業和礦業領域引資的步伐。
對于此次分拆,業內普遍持樂觀態度。沙特經濟學家Fawaz al-Fawaz表示:“分拆是向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工業和采礦業對于沙特擺脫石油出口依賴、實現經濟多元化、削減國家支出,以及創造更多就業至關重要。”
今年初,法利赫公布了名為“國家工業發展和物流計劃”(NIDLP)的工業項目,旨在未來10年內通過該計劃吸引1.6萬億里亞爾(約合4270億美元)的私人投資。NIDLP作為沙特“2030愿景”的一部分,是能否快速實現經濟來源多元化的關鍵環節。
《金融時報》指出,隨著工業和礦產資源部的成立,法利赫將把NIDLP的實施權力移交,“專戶專管”將極大地帶動這一計劃的發展。據了解,NIDLP當前“已可以協商”的項目規模達到186億美元,涵蓋工業、采礦、能源和物流等多個領域,另有500億美元涉及軍工、化學和小型企業的項目正待安排。
法利赫于2016年被任命為能源大臣,當時沙特政府試圖通過一個“超級部門”來協調能源和工業領域的合作。然而,“大部門”的組織架構臃腫、辦事效率低下等問題,使得工業和礦產資源在面對石油天然氣等戰略資產時不得不“讓道”。
石油政策維持不變
有猜測稱,工業和礦產資源的“獨立”意味著“法利赫被削權”,進而標志著沙特以石油工業為核心的能源政策正在轉向。
《紐約時報》指出,與此猜測恰恰相反,這更加彰顯出法利赫在沙特能源和政治領域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將工業和礦產資源分拆看似是鼓勵和帶動新興行業發展,實際上是幫助法利赫集中權力和精力,加速帶領代表著沙特石油產業的沙特阿美走向市場。
不過,美國CNBC新聞網9月2日消息稱,法利赫雖然保留了部長級職位,但可能失去沙特阿美董事長的頭銜。沙特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負責人Yasser Othman Al-Rumayyan將頂替他成為新任董事長。對此,沙特阿美未予置評。
美國能源和地緣政治咨詢公司Transversal Consulting總裁Ellen Wald表示:“沙特能源政策的主心骨仍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石油工業,而法利赫作為掌舵人,實際地位沒有被撼動。”他認為,接下來一段時間,法利赫將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上市計劃,這似乎昭示著沙特阿美距離上市真的越來越近了。
彭博社9月2日撰文稱,工業和采礦責任被轉移之后,以石油為核心的沙特能源部的任務將更加集中,除了助推沙特阿美上市,還將繼續推進石油減產活動。
阿聯酋國民銀行大宗商品分析師Edward Bell表示,過去3年法利赫一直是歐佩克外交的“代言人”。歐佩克和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產油國,為了抵擋瘋狂入市的美國頁巖油,正在最大程度地減產,法利赫將繼續致力于抑制歐佩克產量以平衡石油市場并支撐價格。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彭博行業研究調研發現,油價接近每桶80美元,沙特才能平衡整體預算,這意味著該國只有繼續推進減產,才能保證其財政支出,進而為制造業和采礦業等新興產業發展提供資金。不過,完全依靠波動不斷的油價并不穩妥,盡快將沙特阿美推向市場,才是當務之急。
海外IPO首選東京
英國《衛報》指出,沙特能源、工業和礦產資源部分拆標志著沙特王室正在盡最大努力實現沙特阿美的IPO計劃。不過,英國當前政治不確定性以及“脫歐”影響,正在削弱倫敦證交所的吸引力。《華爾街日報》則報道稱,沙特阿美IPO將分兩個階段進行:今年晚些時候在沙特證券交易所上市,2020或2021年在國際市場上市。有不具名的沙特官員和沙特阿美顧問透露,沙特阿美的海外IPO地目前傾向于日本東京,但“所有選項仍在談判桌上”。
沙特阿美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正持續與股東就IPO進行溝通。東京證券交易所母公司日本交易所集團發言人公開表示,始終“歡迎沙特阿美來上市”。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紐約可能已經從沙特阿美海外上市選項中“被除名”。路透社援引內部人士的消息稱,出于對法律風險的擔憂,沙特阿美不會將紐約作為上市地點選項。沙特阿美董事會和沙特內閣成員在8月舉行的會議上表示,除非沙特阿美在美國獲得豁免權,保護其不受到任何法律問題影響,否則不會考慮赴美上市。
一位法律專家指出,對沙特阿美而言,在美國上市潛在的訴訟風險包括《針對恐怖主義支持者的正義法案》和正在討論的“反歐佩克”(NOPEC)法案,這些法案都可能導致沙特阿美被美法院起訴。不過,鑒于海外上市地點最終會由沙特王儲決定,而他本人較偏向紐約,因此業內只有靜觀其變。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