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國際原油價格上漲逾2%。然而對產量上升與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的擔憂依然存在。
截至1月2日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2019年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3美元,收于每桶46.54美元,漲幅為2.49%。2019年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11美元,收于每桶54.91美元,漲幅為2.06%。
“鑒于市場在上個月已經經歷了大幅度的價格波動,2美元的日內變化只不過意味著這一波動仍在持續。”傳統能源公司(Traditional Energy)的Gene McGillian表示。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上月產量創下近兩年以來最大跌幅。根據彭博社結合多項調查方式獲得的數據顯示,2018年12月,OPEC產量下降53萬桶/日至3260萬桶/日,創2017年1月以來之最。其中,沙特阿拉伯產量下降42萬桶/日。OPEC的這一主動減產是在減產協議生效之前進行的,意味著原油出口國正急切想要穩定市場供需關系。
2018年下半年,供應增加的現象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及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產油國提出挑戰。為了提振市場,主要產油國提出了產量在2019年上半年削減120萬桶/日的減產方案。本月起,該減產協議就將正式生效。
美國、沙特阿拉伯、俄羅斯三國目前都處于原油產量歷史高位。據俄羅斯能源部1月2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俄羅斯的原油產量在2018年達到日均1116萬桶/日,這一數字創下1987年以來的最高紀錄。而據美國能源信息局2018年12月31日公布的數據,美國10月原油日均產量為1153.7萬桶,環比增加0.7%,同比增幅為18.9%。頁巖油產量的飆升令美國超越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成為最大產油國。
彭博社跟蹤油輪數據發現,沙特12月原油出口量也出現50萬桶/日左右的下降,其中運往美國的份額降幅明顯。
2018年,投資者對于OPEC能否抑制全球原油過量供應存在懷疑,而美聯儲加息令市場對經濟增長的消極預期加劇。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在2018年10月達到頂點之后迅猛下跌,累計跌去近40%。以2018年的年終價格計算,這是國際油價在2015年之后首次出現全年下跌。“市場此前已出現數次上漲勢頭,但賣方最終都占了上風。”McGillian表示,“在出現更多利好消息之前,我們都仍將處于這一壓力之下。”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