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6日訊, 劉可非,洛陽石化公司名副其實的“老規劃”。老劉與規劃打了大半輩子交道,肚子里有一本細賬。
“油頭大,化尾小”,描述的是洛陽石化公司現狀——煉油能力突出,但化工板塊不足。“這是典型的‘龍頭蛇尾’。不能只是煉油,煉油與化工要平衡發展。煉油擴能改造項目讓我們的量上去了,原油管道項目讓資源遞補了,這時候,就要上‘強身健體’的化工項目了。”這是老劉理解的煉化一體化。
上化工項目,是市場的剛需。
河南是農業和人口大省,也是能源、建材、食品包裝材料、農用地膜等化工產品的消費大省,對石化行業的基礎原料乙烯及其下游產品需求量巨大,滌綸纖維每年需求量在250萬噸以上,聚乙烯每年需外購200萬噸以上。中原地區巨大的化工產品消費能力,為洛陽石化公司轉型提升化工產業、延長產業鏈條提供了市場支撐。
上化工項目,也是新型能源需求的倒逼。
隨著風能、太陽能等非化石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傳統的石油能源受到嚴重沖擊。國內許多大型煉廠紛紛快速向下游的化工鏈條進軍,應對挑戰。特別是在華北地區,洛陽石化公司作為國有大型煉廠,被有產能、機制活的山東地方民營煉廠“四面夾擊”,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市場份額逐漸萎縮。
“我們上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就是打基礎,為企業由煉油向化工轉型打造一個平臺。”劉可非說。
煉化一體化,“煉”有了,“化”什么?
以煉油結構調整和原油管道項目建成投產為基礎,洛陽石化公司重點謀劃了100萬噸乙烯、80萬噸對二甲苯及120萬噸PTA產業鏈項目。
乙烯是石化行業“油尾化首”的基礎原材料,市場需求巨大,同時又屬于國家鼓勵建設的重點項目。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和原油管道項目投用后,洛陽石化公司煉油能力提升至每年千萬噸以上,建設乙烯項目的內在條件已經成熟。
“我們計劃在煉油穩固增量的基礎上,總投資200億元建設年產100萬噸大乙烯項目,其中包括規劃建設年產20萬噸高密度聚乙烯、年產60萬噸線性低密度聚乙烯、年產28萬噸乙二醇、年產35萬噸聚丙烯等項目。”洛陽石化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按照構想,百萬噸大乙烯項目建成后,將彌補河南省在聚乙烯資源上的空缺,形成乙二醇、丁二烯、環氧乙烷等門類齊全的化工產品序列,帶動周邊地區石油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對二甲苯及PTA產業鏈項目同樣令人期待。
在謀劃轉型的過程中,洛陽石化公司計劃對現有年產21.5萬噸對二甲苯裝置進行擴能改造,使產能達到80萬噸。目前該項目已經具備推進條件。因為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建成后,將富產大量芳烴資源,足以支撐年產80萬噸對二甲苯擴能改造項目。另外,實施對二甲苯擴能改造,還將支撐區域內新建120萬噸PTA、60萬噸聚酯瓶片及20萬噸聚酯—差別化滌綸短纖等生產裝置,將顯著擴大洛陽石化公司PTA—聚酯—纖維產業鏈的加工規模,提高產業鏈整體盈利能力。
目前,根據中國石化戰略部署,洛陽石化公司正在著力推進企業從“燃料型”煉廠向“化工型”煉廠轉型,結合洛陽市推進“565”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千億級高端石化產業集群和中西部地區最大的石化基地,立足“油”“化”雙頭并進,通過做大化工板塊,帶動煉油板塊進一步發展壯大。
當藍圖變成現實,洛陽石化公司將成為達到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雙百萬噸航煤產能的煉化一體化生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