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國石油轉塔連續三周下降至6月初以來最低
2.歐佩克和參與減產的非歐佩克產油國未對是否應延長減產協議提出建議
歐佩克及其盟友未對是否應延長減產協議提出建議,美國石油轉塔連續三周下降支撐石油市場氣氛。
周五(9月22日)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西得克薩斯輕油2017年1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50.6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0.11美元,漲幅0.2%,交易區間50.29-50.78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2017年11月期貨結算價每桶56.86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0.43美元,漲幅0.8%,交易區間56.22-56.91美元。
布倫特原油11月期貨結算價對同期西得克薩斯輕質原油同期期貨溢價每桶6.20美元,比周四拉寬0.32美元,為2015年8月份以來最寬。分析師認為,颶風導致美國煉油廠故障打壓了WTI,該差價有進一步拉寬的趨勢。但是隨著美國煉油廠重新啟用以及美國出口量增加,可能會提振WTI,縮窄歐美基準原油期貨差價。
歐佩克官員在星期五的會議后說,這次會議沒有提出將減產協議延長到明年3月份以后的決定。但是歐佩克14國代表和非歐佩克10國代表討論了延長減產協議時期的可能性,并得到了兩個有減產豁免權的歐佩克成員國支持減產的承諾。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說,推薦延長減產期限不是今天必須做的,這個問題至少要到1月份才能決定,這是對市場情況負責。但是委內瑞拉能源部長皮諾說,產油國一直在評估所以的選項,包括將減產協議延期到2018年3月份以后。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說,這次會議也對尼日利亞和利比亞限制產量進行了討論。但是皮諾說,歐佩克和參與減產的非歐佩克產油國得到了尼日利亞的承諾,該國原油日產量一旦達到180萬桶就將凍結產量。但是利比亞認為該國石油生產存在許多問題,生產也非常不穩定,因而沒有承諾減產。
也有一些歐佩克成員國石油部長稱,延長減產協議的決定可能在11月份歐佩克正式會議上做出。
歐佩克將關注點放在監測石油出口而不僅僅監測石油產量。科威特石油部長認為,現在產油國將出口數據作為監測依據,因為出口數據能更好地評估出石油重新平衡的效果。
國際油價在三個月內上漲了15%,意味著歐佩克主導的減產已經顯效。過去的一周,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低硫原油首月期貨凈漲0.77美元,漲幅1.54%;每桶結算均價50.20美元,比前一周高1.126美元,結算價最高每桶50.66美元,最低每桶49.48美元;交易區間49.19-50.81美元。倫敦洲際交易所布倫特原油首月期貨凈漲1.24美元,漲幅2.23%;每桶結算均價56.04美元,比前一周高1.17美元,結算價最高每桶56.86美元,最低每桶55.14美元;交易區間54.82-56.91美元。
過去的四個月,美國基準原油期貨在每桶45-50美元之間波動,許多鉆井平臺無利可圖,美國石油轉塔已經連續三周減少。過去的一周,美國活躍石油轉塔減少到6月初以來最低。油田服務機構貝克休斯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9月22日的一周,美國在線鉆探油井數量744座,比前周減少5座,比去年同期增加326座。報告顯示,俄克拉荷馬州減少3座,新墨西哥州增加1座,科羅拉多州減少2座,路易斯安那州增加3座,得克薩斯州增加1座,北達科他州減少3座,阿拉斯加州增加1座。本周美國海上平臺19座,比前周增加2座,比去年同期減少1座。貝克休斯數據還顯示,同期美國天然氣鉆井數190座,比前周增加4座,比去年同期增加98座。其中美國陸地石油和天然氣平臺共計913座,比前周減少2座,比去年同期增加425座。美國油氣鉆井平臺總計935座,比前一周減少1座,比去年同期增加424座。
投機商在紐約商品交易所輕質原油期貨中持有的凈多頭增加11.6%。美國商品期貨管理委員會最新統計,截止9月19日當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中持倉量2377488手,增加32363手。大型投機商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中持有凈多頭418074手,比前一周增加43594手。其中多頭增加15506手;空頭減少28088手。
管理基金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美國輕質低硫原油持有的期貨和期權中凈多頭增加了31.92%,而在洲際交易所歐洲市場美國輕質低硫原油持有的期貨和期權中凈多頭減少了6.3%。根據新的分類,截止9月19日當周,管理基金在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和期權中持有的凈多頭從前一周的157891手增加到208292手;其中多頭增加27429手;空頭減少22972手。管理基金在倫敦洲際交易所歐洲市場美國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和期權中持有的凈多頭從前一周的23095手減少到21640手;其中多頭增加2605手;空頭增加4060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