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正處于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點——能源軸將再次轉向西方,處于我們的控制中。”
在美國石油協會主席杰克·杰勒德看來,美國正處于歷史上的“一個偉大轉折點”。他自信滿滿地表示,“能源軸將再次轉向西方,處于我們的控制中。”
他的這番表態并非沒有依據。根據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8日公布的數據,2013年美國原油產量預計將創有記錄以來的最大增幅,并且未來兩年有望增長近25%.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產量增多,且需求增長放緩,預計明年的美國石油進口將跌至逾25年最低水平。
技術突破促產量劇增
根據EIA的預計,2014年包括原油及成品油在內的美國液體燃料凈進口量將跌至每日600萬桶,為自1987年以來最低,且僅為2004至2007年期間峰值水平的一半。
在這份8日推出的月度短期能源前景展望報告中,EIA表示,2013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將增長90萬桶至730萬桶,這較去年12月的預估高出30萬桶。2014年美國原油日產量增幅預計將會略微收窄至60萬桶,但日產量將升至790萬桶,較2012年的640萬桶增長23%.
EIA表示,水平鉆孔和水力壓裂技術的迅速改善,提振了頁巖礦藏的產量,并由此帶來美國石油產量的大力度增長。
而美國石油協會(API)最近一次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4日的當周,美國國內原油庫存增加240萬桶,東海岸和中西部庫存增長明顯。
美國石油產量的激增,已經促使國際能源署(IEA)等機構預計三年后,美國將超越俄羅斯成為全球最大天然氣生產國。
大行下調國際油價預期
德意志銀行8日則宣布,將2013年第一季度美國原油價格預期下調10%至每桶90美元,理由是美國原油供應增加,并且該行已經下調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德意志銀行預計,2013年美國原油平均價格為每桶96.25美元,較去年10月份時的預期下調了8.1%.
北京時間9日19時10分,紐約2月原油期貨價格報每桶93.01美元,跌幅0.15%.德意志銀行研究部分析師邁克爾·劉易斯表示,該行下調油價預期是因為美國頁巖氣產量增加致使供給增加。該行稱,鑒于預計美國石油供應增長強勁,從全球的石油水平來看,倘若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未大幅減產,那么2013年上半年可能會積聚相當大規模的庫存。
有分析師表示,原油市場的投資者正在關注本周拉開的美股財報季是否會交出好成績。“油市在關注美國去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整體而言,好的開端會給市場奠定看漲的基調。”澳新銀行資深大宗商品策略師娜塔莉·蘭普諾表示。
也有觀點認為,美國仍需關注中東石油供應情況。伊朗石油部長羅斯塔姆·加塞米7日首次承認,西方制裁令該國石油出口下降40%.據伊朗媒體報道,他向議會預算和規劃委員會表示,過去9個月伊朗石油出口下降40%,石油出口收益減少45%.
而根據EIA的預測,在中國和印度等快速發展國家的引領下,2013年全球石油日需求估計將增加90萬桶至9010萬桶,2014年預計將進一步增加140萬桶。不過,EIA指出,未來兩年的全球石油供應預計將超過需求增長,這將迫使歐佩克控制產量。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