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希臘債務危機、美國經濟數據疲軟、中國再次上調存準率、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進入抗通脹加息周期等諸多因素令大宗商品市場承壓。國際原油持續下跌,上周累計跌幅達6.32%,目前已經跌至90美元附近。業內人士表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令國際油價短期內很難擺脫疲弱的狀態。
紐約原油一周大挫6.32%
在上周的五個交易日中,紐約原油期貨僅有一個交易日收陽,上演了“瀑布式”下跌行情,當周累計跌幅達到6.32%。本周一,原油繼續下行,繼續向90美元位置下探。
“國際原油價格自100美元關口大幅下跌,主要受到供需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上海中期分析師李宙雷向記者表示。
需求方面,希臘信用評級再次遭受下調,導致市場對歐債危機的擔憂進一步升溫;各國為抑制通脹,紛紛采取貨幣緊縮政策;另外,美國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疲軟,這些因素都引發了投資者對于全球原油需求下降的擔憂。
近日,高盛集團在最新報告中指出,由于美國就業市場再度低迷和制造業活動顯著放緩,將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預期由3%下調至2%。在基本面疲弱的同時,美國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增幅超出預期。高盛預計,美聯儲將在6月底按原定計劃退出QE2。業內人士表示,“QE2的退出意味著美國流動性將有所收緊,在通脹水平高企的壓力下,各國都采取了相對緊縮的貨幣政策,不利于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的價格。”
供應方面,6月8日OPEC會議未能就產量目標達成一致,而以沙特為首的國家堅決增產的舉措將導致未來全球原油供應增加,并且沙特已經開始付諸行動,目前,該國的原油日均產量接近1000萬桶。供應量的增加也打壓原油價格。
油價短期或將弱勢震蕩
對于原油的后市走勢,業內專家普遍認為,短期內油價很難有大漲行情,還將維持弱勢盤整。
時富金融商品研究經理邵濤表示,“隨著市場對美國經濟復蘇前景擔憂的加劇,美元指數上周沖高76一線后回落,但如果歐債危機繼續惡化,歐元的疲弱將繼續推升美元指數,并將在短期內繼續壓制油價。”
東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林慧認為,“目前市場并沒有利多消息,原油的技術性調整也沒到位,短期難有大行情,后續還要關注消息面。”
永安期貨分析師鄭若金告訴記者,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將令國際油價短期內很難擺脫疲弱的狀態。此外,盤面顯示,在前期市場振蕩調整時,多空雙方處于相對勢均力敵的狀況;那么當前國際油價在調整之后選擇下行,表明空方逐漸占據上風,后市隨著做空能量充分釋放,國際油價也將加大下跌幅度。與此同時,美國商品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原油期貨與期權基金凈多頭寸持倉量持續下滑,這表明目前階段基金做空意愿強于做多,而基金往往是國際油價上漲或下跌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同時,分析人士也表示,盡管短期內油價承壓,但長期來看,高油價的狀況很難改變。李宙雷認為,雖然短期內原油有向90美元關口尋求支撐的可能,但其下行空間將逐步收窄。因為從全球整體范圍來看,未來原油供需還是相對偏緊的,這就決定了低油價時代將一去不復返,經歷本輪下跌之后,后期油價仍將配合全球經濟回升出現緩慢震蕩上行走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