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進入二季度末期以來,地緣政治因素對于油價的影響正逐步淡出投資者的視線。美國、歐元區等主要經濟體以及貨幣政策成為市場關注的重點,而歐佩克會議成為上周市場關注的焦點。國際油價正是在多空紛爭不斷的市場中搖擺不定,橫向整理,那么后市油價是否會出現方向性的突破呢?
首先,要考慮到油品市場三季度的供需。進入夏季,美國市場逐步進入出游駕期,對于汽油需求逐步升溫,但高油價及高商品價格加重了美國居民負擔,汽油需求也將因此受到抑制。截至6月7日,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在月度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表示,5月份美國汽油平均零售價為一加侖3.91美元,創年內最高水平,但預計夏季駕車高峰期的汽油需求將與上年同期持平。EIA稱,4—9月汽油使用高峰期內,日平均汽油需求將達到924.5萬桶。美國第二季度汽油需求將較上年同期減少0.3%,第三季度汽油需求預計將較上年同期增加0.4%。在上周三(6月8日)的維也納會議上,歐佩克未能就石油輸出達成共識,此種情況尚屬20多年來的首次。但Naimi表示,即便是合約談判失敗,沙特阿拉伯也將承諾提高產出,以滿足市場需求。
認為汽油需求旺季不旺,以及油價高位振蕩促使的原油產量提升將壓制三季度原油市場上行。
其次,全球范圍內的寬松貨幣政策能否延續下去。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均采用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給金融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抬高資產價格。但由量化寬松政策所引起的負面效應也十分明顯,全球范圍內的通脹壓力在加大,經濟復蘇在放緩。近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承認美國經濟復蘇在放緩,但對后市的政策走向,仍無明顯表態。
目前市場對于歐盟將向希臘提供新援助資金的預期升溫,令歐元區人氣回升。同時,歐洲央行會議維持利率不變,但央行行長特里謝強調了通脹上行的風險,并稱將對此保持高度警惕,暗示歐洲央行可能于7月份加息。加息的預期以及對于歐債危機的擔憂情緒加重,或使美元指數將有所反彈,國際油價等大宗商品可能會承壓下行。
最后,從近期的NYMEX原油持倉表上來看,截至2011年5月31日,總持倉減少13658手,基金多頭持倉減少5226手,基金空頭持倉增加2829手,凈多持倉減少8055手,顯示資金正逐步撤退多頭市場。技術層面上,將NYMEX原油連續合約以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后觸發的高點147.25與低點33.20做黃金分割線劃分,油價亦有沖高回落回撤50%(90.86)的鞏固需求。
綜合來看,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在供需層面仍有待進一步較量;美國的貨幣政策仍存在不確定性,歐元區是否能持續給力也不確定,市場資金開始觀望,后市油價將在振蕩中尋求方向。筆者認為,歐佩克近期的會議決定及美國經濟狀況欠佳或將暗示原油期貨的走勢,6月份原油市場有可能結束一個多月以來的橫盤僵局,逐步向90—93美元處尋求支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