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化新聞網訊(王遠程?郭煥玲)中原油田采油二廠近幾年與長江大學、青島海洋大學、油田地質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加大了二氧化碳驅先導試驗、沙二上單砂體研究、文51吸水剖面預測、沙二上2+3隔夾層等研究力度,向實現“科研合作、聯合攻關、成果共享、共謀發展”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其中,該廠2008年與青島海洋大學合作進行了裸眼測井新技術及精細識別評價隔夾層的技術研究,夾層識別精度達到0.1米,提高了對薄夾層的認識精度。該研究成果作為中滲復雜斷塊油藏提高采收率技術研究的四項新技術之一,應用于濮城油田中滲油藏特高含水開發期挖潛,水驅動用程度提高3.8個百分點,采收率提高1.8個百分點,自然遞減下降了8.2個百分點。2011年4月25日,中石化專家組簽定,該項目整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今后在國內同類油田中具有推廣應用前景。
????另外,該廠還主動邀請專家為濮城油田開發“號脈”。中原油田博士后工作站氮氣驅先導實驗組,去年12月親臨該廠指導氮氣驅的開發工作,并就氮氣驅井濮2-528先導實驗的實施情況,進行了現場調研。油田地質院技術人員正在對二氧化碳驅在沙一油藏全面鋪開、西區沙二下1-8油藏主力層有效提液等問題與該廠協助展開了技術攻關。產研互動集成整合優化了產研雙方的資源,真正在油田開發規律認識、開發調整技術政策、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技術上實現了新的突破,科研合作之路在濮城油田呈星火燎原之勢,逐漸成為技術進步、油田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