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秘書處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歐佩克市場監督原油一攬子平均價上周繼續下跌,降至每桶77.66美元。
這是歐佩克原油周平均價自今年4月份第一周沖破每桶80美元大關后,再次跌回這一關口之內,也是近九周以來的最低水平。而導致此輪歐佩克油價下跌的主要因素是歐元貶值和美元走強的共同作用。
上周,歐元對美元比價持續疲軟,并于14日跌至2008年10月份以來的最低點。投資者愈發擔心,歐元區主權債務問題可能惡化,進而阻礙歐元區經濟復蘇。
為解決歐洲債務危機,支撐歐元,歐盟出臺了龐大的救助計劃。這一行動一度暫時刺激了歐元匯率回升。
但投資者對歐元區成員國公布的未來幾年債務削減計劃能否順利實施尚存疑慮,市場也越來越擔心,歐盟如此龐大的救助計劃以及歐盟多國為支持這一援助計劃而相繼開始執行嚴格的財政緊縮政策,可能會拖累歐元區經濟復蘇進程,進而影響全球經濟回暖。
自歐洲債務危機全面爆發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僅用10個交易日便下跌近20%,從近幾個月來最高的每桶87美元以上跌至每桶不足71美元。歐洲債務危機引發的不安情緒使資金大量撤離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轉而進入美元和黃金市場,從而導致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回調,而美元和黃金價格卻創出年內新高。
市場認為,只要歐元區債務問題持續,而且美元繼續表現強勁,國際油價就將繼續呈現下滑走勢。
國際油價持續下滑將會促使歐佩克采取行動。有報道說,利比亞石油官員已表示,如果國際油價繼續跌至每桶60美元,歐佩克將可能減產。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