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歐佩克宣布暫不減產的消息打擊,國際油價昨日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下跌,盤中跌幅一度超過4%。
分析師指出,有部分跡象顯示,歐佩克過去幾個月實施的減產措施已經開始初現成效。不過,考慮到目前世界經濟前景依然高度不確定,今年油價的均價應會遠低于往年,短期內市場可能持續震蕩。
市場作出負面解讀
截至昨日北京時間16時51分,紐約4月原油期貨報44.08美元,跌幅近5%,此前一度跌破44美元,至43.62美元附近。上周五,油價同樣走低,收報46.25美元。
分析師表示,油價如此大跌主要受到15日歐佩克會議決定維持產量不變影響。之前市場對本次會議存在進一步減產的預期,油價也一度在上周單日飆升11%,至47美元上方的一個月高點。
總體上看,目前分析師和投資人都認為今年的油價不會像過去兩年那樣“瘋狂”。就現階段而言,由于經濟基本面還難以看到明顯改觀的跡象,所以油價更可能呈震蕩格局,但也沒有太多人認為油價會重陷大跌。
事實上,在去年年底跌至近30美元的低點后,國際油價過去一個月中一直在震蕩盤升,2月下旬開始油價更連續拉升。
對此,有分析認為,前幾周油價連續走高可能有幾重原因,一是美元在連續上漲后出現回調,進而帶動以美元計價的石油上漲;其次是歐佩克過去幾個月的減產措施的效果可能已開始顯現;另外還有對于經濟復蘇的預期。不過,這三點的中的任何一個都還不能確定。
湯森路透最近的調查顯示,分析師預計今年紐約原油期貨的均價大概在52美元附近。彭博社的調查則顯示,分析師預期紐約原油期貨今年第二季度的均價可能在49美元左右。不過也有人較為樂觀,億萬富翁投資人、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皮肯斯就表示,今年油價平均將達到75美元。
歐佩克害怕得不償失
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世界經濟面臨二戰以來首次全年負增長的不利大背景下,歐佩克不敢減產也在情理之中,因為包括歐佩克老大沙特在內的成員擔心,進一步宣布減產可能加重衰退,最終令石油需求更加疲軟。
正是懷著這種擔憂,15日的歐佩克第152屆石油部長會議決定,維持該組織原油日產限額不變。當天歐佩克石油部長們在維也納進行了長達6個小時的磋商,可見內部分歧亦很明顯。
在會后會見記者時,歐佩克發言人解釋說,歐佩克首先要審查自去年9月以來歐佩克做出的減產決定的執行情況及其對油價的影響。
分析師注意到,本次歐佩克決定不減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沙特的堅持。據與會代表稱,伊朗和科威特等成員曾要求進一步減產,但遭到了沙特的反對。歐佩克各國部長最終同意,安哥拉、伊朗和委內瑞拉等成員國將進一步削減日產量80萬桶,推動總產量符合當前減產水平。
歐佩克同意在5月28日再次召開會議,重新評估市場供求狀況。業界預計,在今年年內,隨著經濟形勢和油價波動增加,歐佩克可能還會召開多次會議。
咨詢機構PFC能源公司的原油分析師基什表示,歐佩克可能希望油價保持在每桶50至60美元的區間內,但他們知道在當前的環境下,這一價格水平對全球經濟是難以實現的,或許甚至是不受歡迎的。
國際能源署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較2008年下降150萬桶,創下25年來最大年度降幅。歐佩克則在13日發表的最新一期月度報告中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形勢將持續惡化,國際原油市場需求預期不容樂觀。
以往減產初現效果
分析師表示,歐佩克決定暫不采取措施,另一個很重要的考慮可能是,有初步跡象顯示該組織已經宣布的減產措施可能正在發揮作用。
自去年9月起,歐佩克已經累計宣布減產420萬桶,為該組織近50年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減產行動。更令人驚訝的是,面對嚴峻的形勢,歐佩克成員這一次對減產的執行力度史上罕見。
歐佩克秘書長巴德里在上周末的會上表示,迄今歐佩克宣布的減產計劃已經完成了79%。受此影響,美國原油庫存正開始下滑,油價也從去年12月每桶32美元的低點開始逐漸回升。
有觀點認為,歐佩克最大產油國沙特在執行減產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更有人表示,沙特的實際減產量似乎超過了協議份額。
本次會議上,歐佩克各成員國一致同意繼續嚴格履行生產配額。沙特顯然感覺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的減產執行情況還有待提高,一些成員國的實際產量仍然遠遠超過產量配額。卡塔爾等其他成員國也認同需要加強決議執行力度。
歐佩克輪值主席、安哥拉石油部長德瓦斯康塞洛斯周日在維也納接受采訪時說,現行的減產措施已令市場有所穩定,不過他認為,目前的油價水平還是太低,不能鼓勵產油國和企業對新產能進行投資。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