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繼續狂飆!逼近88美元/桶,再創歷史新高!“原油期貨市場已經成為國際油價的真正定價者”,在這波令人咋舌的油價漲勢里,OPEC產油國不得不發出這樣的驚嘆。
在從10月12日(上周五)至昨日的連續三個交易日里,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11月合約1天刷新1個歷史紀錄,短短三天從82美元/桶漲至88美元/桶,上漲近6美元。昨日截至記者發稿,該合約盤中最高價觸及88.03美元。
市場人士分析,要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連續大幅向上突破,必須具備兩大因素:一是持續的多頭資金入場;二是現貨商幾乎停止利用該期貨合約開展賣出保值。
據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最新公布的持倉數據,截至10月9日,非商業持倉的原油凈多頭達到了69190手,較一周前大漲了23%。NYMEX原油期貨合約在近4個交易日里猛增了接近8萬手,新頭寸進場跡象明顯。
同樣增倉上行的還有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和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昨日IPE原油期貨11月合約突破84美元/桶,這也創下該合約的歷史紀錄。
美國能源部長Samuel Bodman在上周表示,原油供應商已經失去了對石油市場的控制,現在紐約、倫敦和東京的交易所正給全球石油定價,而不是OPEC主要產油國。
此前,國際油價受OPEC產油政策的影響更大。在9月12日OPEC會議之前,國際油價一度表現謹慎,但近期OPEC在原油增產問題上的曖昧態度,使一直蠢蠢欲動的做多基金干脆拋開了OPEC的左右,一路向上突破,畢竟,支撐原油上漲的多重利好因素,現在不僅沒有減弱,而且在日益強化。
美國能源署(EIA)于近期發布的《能源與冬季燃料油展望報告》顯示,2007年冬季的北美能源供應將保持持續緊張。報告引用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預測稱,2007年冬季(10月1日到次年3月31日)全美48個溫度較低的州將會經歷比2006年更冷的冬季,預計全美2007年冬季取暖燃料消費將會較2006年明顯增加。而EIA在此前發布的石油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9月底,美國取暖油庫存已經跌至歷史低點,較2006年同期下降幅度超過了40%,與五年同期水平相比下降超過30%。
此外,一直敏感的地緣政治危機有升級趨勢。土耳其自10月13日開始陸續炮擊伊拉克。土耳其與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分裂勢力之間的緊張關系升級,可能威脅到該地區的石油供應量。11日發生在雪弗龍公司(Chevron)的尼日利亞油田的罷工和BP公司阿拉斯加油田的火災也間接地給做多基金提供了炒作理由。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