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和汽油庫存下降等消息刺激,8月30日隔夜市場,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峰回路轉,重新站上了73美元/桶大關,目前正進軍前期高點78美元/桶。當日紐約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0710合約比前一個交易日上漲1.78美元,收于73.51美元/桶。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0710收盤上漲1.58美元至72.13美元/桶。
汽油僅夠20天需求
美國能源部8月29日公布的油品庫存報告顯示,上周美國原油商業庫存和汽油庫存均有較大幅度下降,但其他成品油庫存有所增加。
報告顯示,在截至8月24日的一周里,美國原油商業庫存下降350萬桶,降到3.336億桶,降幅大大超過分析人士預計的80萬桶。汽油庫存下降360萬桶,降到1.926億桶。降幅是分析人士預期的兩倍,這也是汽油庫存連續第四周下降,將汽油供應水平推低至2005年9月9日當周以來最低水準,僅能滿足20天市場需求。
不過,包括取暖用油和柴油在內的其他成品油庫存則增加90萬桶,增至1.299億桶,增幅大于分析人士預計的60萬桶。報告還顯示,美國煉油廠設備開工率上周為90.3%,比前一周下降1.3個百分點。上周美國汽油日均進口量為99.3萬桶,比前一周增加6.6萬桶;原油日均進口量為980萬桶,比前一周下降99.3萬桶。在過去4周里,美國汽油日均需求量為960多萬桶,比去年同期高0.5%。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把原油和汽油分開來看可以發現,原油庫存的下降主要來源于進口的減少。而汽油庫存的減少則是因為煉廠生產數量的下降。事實上,市場對上周美國原油商業庫存的下降早有所料,因為颶風迪安事件的影響,可能令美國石油進口暫時放慢。此外,上周煉廠原油加工量下降。
石油專家還指出,歐佩克限產也是美國庫存下降的一個原因。委內瑞拉能源部長拉米雷斯8月29日表示,歐佩克9月11日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時,應維持產量限制措施。拉米雷斯對記者稱,全球原油庫存高于平均值,目前價格“合理”,應維持當前生產水平和(減產)機制,因為這使得油價保持在當前合理的水準。
對沖基金虎視眈眈
此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金融市場動蕩也波及到了油價,在8月16日,國際油價曾一度下跌到68.63美元/桶的低點。不過,經過幾個來回,只有原油期貨尚顯活躍。
委內瑞拉能源部長拉米雷斯表示,美國次貸危機不會對能源需求產生重大影響,“我們擔心的是美國經濟已出現嚴重問題,即他們所稱的金融泡沫,這已導致市場拋售一些石油期貨合約。”
即使次貸危機使得美國經濟增長放緩,分析師仍普遍看好強勁的基本面因素將令油價保持在高位。高盛商品研究部門在其周度報告中稱,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是由供給推動的,而不是需求因素,且能源市場的需求增長主要集中在新興市場,這意味著只有全球經濟實質性放緩的情況下,才能對原油需求產生重大的影響。
海富期貨資深分析師梁海三則向本報記者表示,“次貸危機遠遠沒有解決,商品這輪超級牛市有個前提就是美國和中國經濟不出問題,如果這個前提變化了,整個商品基本面都將全部改變。短期來看,油價可能挑戰前期高點,但如果次貸危機問題再次出現,所有商品都要跌。”
東方油氣網燃料油部經理韓永華則用“撲朔迷離”形容當前的油價走勢。他向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一點點很小的因素便能引起油價大起大落,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源于國際上一些投資機構對油市的青睞,尤其是對沖基金,正虎視眈眈地看著油價的一舉一動,準備隨時介入。”
“目前也只有原油機會多一點,年底前,基金不會就此罷手,會尋找一種產品,借機炒作一把。地緣政治、氣候、庫存都可以成為炒作理由。他們的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成為拉升油價的導火索。”韓永華說。
能源證券分析公司分析師們也表示,一場颶風或特別冷的冬季可能輕易將油價重新推高至記錄水準。如果今年冬季是寒冷的,或者僅僅比去年暖冬天氣更正常一些,就會導致對取暖油的需求上升。他們預計,2008年美國原油均價為每桶64.79美元,較上月調查結果高出0.48美元。預計布倫特原油均價為65.15美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