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因素未能支撐原油期貨慘痛下挫
繼上周創下歷史新低后,本周紐約原油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進入整理態勢,市場對未來走勢看法不一。
上周,紐約原油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即期合約累計下跌6.3%,盤中最低一度跌至54.86美元,滑至17個月來最低點。其中,上周四一天就下跌4.3%,可謂經歷了一年以來最慘痛的下挫。據數據顯示,紐約商業期貨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近月合約周五到期并收低,而遠月合約則收高。12月原油合約收低0.45美元,報每桶55.81美元,而1月合約收高0.40美元,報每桶58.97美元,但盤中最低跌至57.85美元。受此影響,滬燃油近幾日持續走低,進入調整態勢。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即期合約暴跌并不是偶然的,以下原因可作為參考。首先,因美國東北部氣溫多高于以往,未能給原油及油品市場提供支持,同時實貨市場供應充足,故交易商在12月合約到期日賣出平倉時,引發了其在隔夜電子盤中觸及54.86美元的17個月低點。第二,對經濟放緩的擔憂也是原油期貨承壓的部分原因。三季度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跡象,年率計算的GDP增長僅為1.6%,是2003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增幅。據美國商務部初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經濟增速放慢的最主要原因是住房市場明顯降溫,僅私人住房建筑開支就下降了17.4%,降幅大于前一個季度的11.1%,是1991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大降幅。第三,自歐佩克決定自11月1日開始減產120萬桶之后,雖然已經過去半個多月,但油價卻沒有任何相應的變化。雖然歐佩克組織的官員表示,他們將履行減產協議,并在12月繼續減產,但有關其減產效果的懷疑自10月份以來一直沒有間斷。因此,這一本該是利好的消息,并沒有起到其應有的作用。
今年3月,高盛曾對外發布研究報告,稱原油價格未來幾年將漲至105美元/桶,之后,一些國際投資機構紛紛預測油價將在一兩年內攀上超乎想象的高位。受此影響,國際油價從4月初沖上60美元并持續在高位徘徊。然而,油價卻始終沒有達到預期,直至今日下跌至歷史新低。今后油價走勢如何,各家看法不一,雙方各執己見,爭論激烈。
看跌人士表示,美國經濟放緩將會對石油的需求產生抑制作用。美國經濟增長甚至世界經濟趨于溫和的增長速度,對石油需求的壓力已有所緩解,原油供應過于緊張的關系也已經有所好轉。此外,多方面消息表明,歐佩克減產措施效果并不明顯,沒有起到預期的效果。因此他們認為,此次原油期價的下跌,預示著原油價格2007年下跌的可能性超過了上漲的可能,如果沒有影響石油供應的地緣政治事件發生,油價可能會繼續下探。
與此相對,堅信油價將回升的聲音也有不少。他們認為,雖然美國經濟放緩,但仍具有繼續增長的動力,供求緩和只是暫時的,石油供求關系長期相對緊張是不可改變的事實。隨著冬季的來臨,在取暖油的保證下,油價大跌的可能性減少。其次,歐佩克剩余能源嚴重不足,缺乏對供給突然中斷的后備補充能力,也是支持油價的一個重要原因。歐佩克如果繼續擴大減產規模,必將對市場產生較大的心理影響,有可能會導致油價再度大幅波動。此外,據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CFTC)公布的數據顯示,基金持倉的原油凈頭寸由空翻多,變動率達461.97%,凈多頭頭寸達17353手,也給了市場很強的信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