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ne & Co公司在2010年7月召開的ICIS亞洲基礎油和潤滑油會議上指出,潤滑油市場正在復蘇,但是后危機世界仍將較為困難。發展趨勢是II類油將成為新的I類油,有幾家大的生產商將生產III類油為主,III類油將成為汽車生產廠選用的充裝油產品。
Kline & Co公司預計,在近期經濟衰退中,全球潤滑油需求已減少到低于3400萬噸/年,到2013年才可回復到2007年水平,約4000萬噸/年。但是,歐洲復蘇較為遲緩,該地區存在最大的不確定性。
預計北美的潤滑油市場將停滯或下降。而亞洲是發展的亮點,中國和印度的刺激措施已出臺。
分析指出,經濟衰退已在不同地區使汽車生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亞洲汽車生產仍保持穩定或有增長,而歐美生產則下降。2008年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生產國,現在生產量已比北美自由貿易組織還要多。
I類油已從主流產品轉向成為金屬工作液、工藝用油和光亮油料應用領域的選用產品,由于經濟衰退而使這些應用已在加速。I類油供應減少的大多數將發生在西歐,但是,其他地區也出現供應減少。相反,由于具有較好的性能,II和II+類油擁有適當的發展空間。
II類基礎油現已被廣泛生產,預計在今后10年內仍將有較多的供應。II類基礎油的主要生產商將包括雪佛龍公司及其GS加德士合資企業(預計到2019年總的II油能力為6.5萬桶/天)、Motiva公司(4萬桶/天)、埃克森美孚公司(3.3萬桶/天)、Excel Paralubes公司(2.2萬桶/天)和S-石油公司(2萬桶/天)。15家其他的第二檔供應商將各自擁有能力約3000~1.3萬桶/天。這一廣泛的資源將有助于替代I類油。
到2019年,少數幾家大的生產商將主導III類油市場,將占全球III類油供應量超過85%。它們是:韓國SK潤滑油公司(加上其合資合作伙伴,到2019年III類油能力將達近5萬桶/天)和S-石油公司(2萬桶/天),殼牌卡塔爾天然氣合成油裝置(3萬桶/天)以及納斯特和其合作伙伴(2.2萬桶/天)。亞洲擁有III類油資源,將被汽車生產廠選用作為充裝油產品,即使技術上可能并無需要。
在今后10年內,基于現在轎車機油轉向發展5W級,III類油的需求將會翻近一番,從現在的稍高于3萬桶/天增加到超過6萬桶/天。
但是,III類油供應將遠超過需求,如果所有計劃中的裝置都投運,將使大量III類油出現過剩。III類油生產商集中在亞洲。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