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上半年的大幅下跌后,6月下旬至10月上旬,滬膠持續震蕩近4個月。到10月中旬,膠價打破區間震蕩,開始連續走跌。截至10月30日,滬膠主力RU1901合約收盤價11350元(噸價,下同),較10月9日下跌1400元,跌幅達到10.98%,觸及兩年半低點。
“雖然近期輪胎出口退稅率超預期大漲、汽車稅改等利好消息相繼出現,但國內天然橡膠供過于求矛盾尖銳,現貨價格上行難度較大。”隆眾資訊天然橡膠分析師王開富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全球產量增加
我國是全球最大天然橡膠消費國。受自然條件制約,國內只有海南、廣東、云南等部分地區氣候條件可以種植橡膠樹,資源自給率不足20%.因此,我國是全球最大天然橡膠進口國,進口貨源主要來自約占世界天然橡膠種植面積90%的東南亞。
“目前東南亞天然橡膠處于季節性高產期,全球產量增加。2018年1~9月,全球天然橡膠產量977.9萬噸,同比增幅1.5%.1~9月我國天然及合成橡膠(包含膠乳)合計進口量512.1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2.22%,維持增長態勢。而近兩年非標套利機會的出現,令大量庫存流向中國,國內整體供應增加。據粗略統計,目前國內天然橡膠非國儲庫存高達90萬噸以上,遠高于理論上45萬噸左右的單月消耗量。”王開富說。
“11~12月是國外天然橡膠生產旺季,供應逐漸放量。由于國內套利盤存在,國外庫存有向國內轉移的趨勢。”卓創資訊天然橡膠分析師王月璐說,“國內天然橡膠以主要消費地上海、青島、天津為中心向外輻射。截至10月中旬,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11.2萬噸;上海期貨交易所倉單庫存也超過50萬噸。”
供應增加,帶動價格下行。10月31日,泰國STR20現貨報價10700元,越南大廠品牌3L現貨報價10600元,國內云南民營品牌STR20訂單報交貨10400元,均較前日報價下調100元。
下游需求疲軟
天然橡膠下游需求中,70%為汽車輪胎生產。近期輪胎開工率持續走低,帶動天然膠價走軟。
受環保督察等因素影響,前期部分輪胎企業關停或受罰,導致輪胎行業開工率一直處于低位。“國慶節后開工率無明顯改善跡象。至10月下旬,半鋼子午線輪胎開工率66%左右,全鋼子午線輪胎開工率73%左右。整體來看,需求依舊處于疲軟狀態。”王開富說。
輪胎出口也不盡如人意。2017年,我國輪胎出口量共計4.8億條,占當年產量的51%.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9月24日起,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10%關稅,2019年1月1日起加征關稅稅率將提高到25%,其中涉及多種輪胎產品。美國是我國輪胎最大出口國,加稅必將影響出口量,導致輪胎企業開工負荷降低。
買盤情緒謹慎
在美聯儲加息的大背景下,近期人民幣持續貶值,使天然橡膠進口成本增加,國內買盤情緒謹慎。
11月1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一度跌破6.97,創下2008年5月20日以來新低。“橡膠貨款大多用美元結算。美元升值,中間貿易商利潤會減少。而美元和人民幣中間折算匯率的不穩定性,會造成進口成本浮動,對天然橡膠價格有一定影響。近期人民幣貶值,增加進口成本,進口商采購意愿降低,利空進口橡膠價格。”王月璐說。
雖東南亞天然橡膠船貨價格重心下移,但對國內進口商而言,進口成本并未降低,故近期國內買盤情緒十分謹慎。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