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能源局近日發布了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安徽省煤炭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意見的公告。規劃指出,到2020年,安徽省煤炭資源接續得到保障,過剩產能全部化解,生產穩定安全有序。礦井現代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大型現代化煤炭企業、礦井主體地位更加突出,安全生產形勢繼續好轉,礦區循環經濟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煤炭深加工和資源利用水平提升,職工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基本建成集約、安全、高效、綠色的現代煤炭工業體系。
資源勘查:實施兩淮礦區11個勘查區資源勘查,勘查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預計可新增煤炭資源量40億噸左右。
煤炭生產:到2020年,全省生產煤礦37對,生產能力13274萬噸/年,其中:大型及特大型煤礦13055萬噸/年,占總能力的98.4%;中型煤礦180萬噸/年,占總能力的1.3%。煤炭產量控制在1.3億噸左右。原煤入選率達到97%以上。
煤礦建設:續建規模745萬噸/年,2020年底建成投產規模745噸/年。“十三五”期間通過關閉礦井18對,退出產能3200萬噸/年,通過煤礦整合核減礦井產能20萬噸/年。
開采技術:到2020年,大、中型煤礦采煤機械化、煤巷掘進機械化、巖巷掘進機械化程度分別為99%、85%、65%。安全高效礦井達到25對以上,占總產能的75%以上。厚煤層、中厚煤層、薄煤層工作面回采率分別達到94%、97%、98%以上,采區回采率分別達到83%、85%和86%以上。
企業發展:到2020年,形成1個億噸級(包括省外產能)、1個5000萬噸級大型煤炭企業,合計省內煤炭產能占全省的69.7%以上。
安全生產:煤礦企業計提安全費用178.2億元,35對煤礦實施安全改造項目,計劃投資145.7億元。杜絕重大以上事故,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逐年下降,到2020年下降到0.1以下,職業病發病人數下降至200人/年以下。
資源綜合利用:全省煤層氣(煤礦瓦斯)抽采總量達到4.74億立方米,其中煤礦瓦斯抽采率達到63.5%;煤層氣(煤礦瓦斯)年利用量達2.02億立方米,瓦斯的利用率達到42.6%;瓦斯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16.1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裝機容量力爭達到500萬千瓦以上。煤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95%,礦井水利用率達到85%。
煤炭深加工:穩妥推進淮南、淮北、阜亳煤化工產業基地的建設,建成中安煤化工一期項目,開工建設淮南煤制氣項目,推進安慶、宿州煤制氣項目前期工作。
環境保護:到2020年,穩定采煤塌陷區治理面積68.7平方公里,土地復墾占塌陷區治理面積的80%以上;選煤廠洗水閉路循環率100%,煤炭企業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率100%。
職工生活:礦區工作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職工收入向采掘一線傾斜。
與此同時,規劃也提出十三五期間將嚴控新增煤炭產能,引導過剩產能有序退出。
“十三五”期間,續建礦井3對,建設規模745萬噸/年;投產規模745萬噸/年。緩建礦井4對,緩建規模890萬噸/年。關閉礦井18對(海孜礦關閉大井),退出產能3200萬噸/年,整合礦井2對(潘二、潘四東整合為潘二煤礦),核減產能20萬噸/年;至2020年,全省煤礦核定生產能力13274萬噸/年,較2015年底減少2430萬噸/年。
其中,淮北礦區續建項目有:信湖(300萬噸/年)、金黃莊(45萬噸/年)2對礦井(345萬噸/年);停緩建項目:龍王廟(45萬噸/年)、金石(45萬噸/年);退出礦井13對:袁莊(69萬噸/年)、楊莊(210萬噸/年)、蘆嶺(230萬噸/年)、海孜大井(120萬噸/年)、雙龍(66萬噸/年)、岱河(120萬噸/年)、朔里(165萬噸/年)、石臺(150萬噸/年)、劉店(150萬噸/年)、百善(150萬噸/年)、劉一(140萬噸/年)、臥龍湖(90萬噸/年)、金石礦業(45萬噸/年)。
淮南潘謝礦區續建項目有:朱集西(400萬噸/年);退出礦井4對:謝一(330萬噸/年)、新莊孜(400萬噸/年)、李嘴孜(90萬噸/年)、潘一(600萬噸/年)。
淮南新集礦區停緩建項目有:板集(300萬噸/年)、楊村(500萬噸/年);退出礦井1對:、新集三礦(75萬噸/年)。
同時鼓勵企業創新,支持產業轉型發展。
企業轉型發展。一是延長煤炭產業鏈,積極支持煤炭企業發展煤電一體化、煤電聯營項目,新建板集、潘集2個坑口電
廠,總裝機容量332萬千瓦;加快推進淮南、淮北、阜陽、亳州煤化工產業基地的建設,穩妥推進淮北礦業集團臨渙焦化和定遠鹽化工兩個化工基地項目、省能源集團淮南煤制天然氣項目、皖北煤電集團甲醇轉化烯烴及乙二醇項目和煤制天然氣項目。二是積極推進省內煤炭企業走出去發展,充分利用其人才、技術、管理等優勢,開發省外煤炭資源。
技術創新。重點開展瓦斯、火及粉塵治理技術研究、防治水研究、深井支護研究、智能化礦山技術研究、輔助運輸系統研究、煤礦信息化和數字化研究等。
規劃表示,將增加煤礦安全改造投入,提升煤礦防災抗災能力。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將加大礦井通風系統、瓦斯抽采系統、防突工程、礦井熱害防治、防滅火系統、防治水系統及灰巖水治理工程、沖擊地壓治理、隱蔽災害治理等方面的升級改造。中央預算內投資重點支持災害嚴重、安全欠賬多且自身投入困難的大型煤礦。全省35對煤礦實施煤礦安全改造項目,總投資145.7億元。其中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29.1億元,地方配套資金11.7億元,其余從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中列支。
加大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力度,保障煤礦生產安全。“十三五”期間,重點推進淮北礦區的蘆嶺區塊、宿南區塊煤層氣開發,擴大產能,配套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煤礦瓦斯抽采及利用工程建設。到“十三五”末,全省煤層氣開采產能規模達到9000萬立方米/年,煤層氣年產量達到4500萬立方米,年利用量達到3600萬立方米;煤礦瓦斯年抽采泵站裝機能力達到9.0萬立方米/分鐘,抽采總量達到4.74億立方米,瓦斯抽采率達到63.5%;煤礦瓦斯年利用量達2.02億立方米,瓦斯的利用率達到42.6%;民用瓦斯戶數保持6.5萬戶,瓦斯發電裝機總規模達到16.1萬千瓦,瓦斯濃縮原料氣能力達到2.1萬立方米/小時。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