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世界上最大石油儲備的委內瑞拉將在接下來的40天里每天停電4小時,有市場人士擔心這電力配給措施會引發動蕩,并導致其石油產出出現下降。
委內瑞拉之所以拉閘限電是由于其電力主要來源古里大壩(Guri dam)水位降至嚴重干旱水平所致。如此之低的水位情況下,如果當地干旱天氣不發生改變,委內瑞拉當局不得不采取限電措施。
停電會對家庭和工業用戶的活動造成影響,同樣很有可能也會導致其石油產量的下降。然而,這一石油產量的減少將不會太過明顯,尤其是在當前國際原油供應過剩的局勢下。
英國《金融時報》上周援引分析師的估計表示,委內瑞拉的不規則限電可能會導致其石油產量下降10-20萬桶/日。據OPEC數據顯示,這一產量的減少低于委內瑞拉去年平均日產出水平的10%。
委內瑞拉的經濟完全依賴于石油收入,這也是其為什么如此積極而堅決的支持與其它OPEC成員國達成石油產量凍結協議的原因。對于這個南美國家來說不幸的是,石油產量凍結協議未能達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警告稱,委內瑞拉今年的通貨膨脹率可能會跳漲至驚人的481%,遠高于去年的122%。且其經濟將收縮8%。無論委內瑞拉政府采取何種措施,其看起來似乎均無效。
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儲備持有者所面臨的“尷尬”局面:3位數的通貨膨脹,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經濟衰退,看不到其賴以生存的原油價格復蘇的希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