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印尼政府已初步完成對第一大礦Bumi Resources的2015年生產計劃書的審核。據了解,Bumi計劃2015年增產1000萬噸;其中,名下第一大礦Kaltim Prima Coal (KPC)申請800萬噸的增量,預計2015年產量將達至6000萬噸,增幅超11%。
KPC負責人對橫琴煤炭交易中心透露,在上周四(12月10日)已與政府相關部門開會討論2015年的生產計劃,明年6000萬噸產量的方案得到政府的支持。但他補充,正式的官方批準需等明年1月末2月初才能拿到。據年報顯示,KPC在本年度計劃生產量為5400萬噸。
另外,橫琴煤炭交易中心在市場上了解到,印尼其他年產量超1000萬噸的礦方中,只有Tanito Coal計劃減產;Berau計劃增產5%至2600萬噸;Indo Tambangraya Megah (ITM)計劃增產50萬噸至3000萬噸;Kideco、Adaro則計劃維持2014年產量,分別為4000萬噸與5500萬噸。
而年產量在1000萬噸以下的中小礦,則大多選擇計劃增產。例如,主要出口印度市場的Prolindo Cipta Nusantara,計劃增產20%至720萬噸;主要出口韓國市場的Multi Harapan Utama,計劃增產100%至400萬噸。
有礦方表示,如想游說政府批準增產計劃,必須證明在不實施增產計劃的情況下,煤礦會產生虧損。但有礦方補充道,煤炭價格一路走低,而市場對2015年的價格預期十分不理想,增產只會是“浪費”國家資源。印尼政府在新總統帶領下,會更加注意當地經濟發展與資源利用,表示政府不會允許大幅度的增產行為。
橫琴煤炭交易中心認為,出口商注冊制度令不少中小礦無法出口而轉戰印尼國內市場,拉低印尼本國煤炭貿易價格。價格進一步走低,生產成本較高的中小礦會陸續退出市場,大礦的增產會填補此部分的產量。而印尼政府或會進一步加強對中小礦無節制增產的控制,預計2015年印尼產量會維持本年水平。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