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2013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形勢分析及2014年展望》報告
圖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在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形勢發布會上發布報告。 (本報記者 張育 攝)
1月16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公布了《2013年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形勢分析及2014年展望》報告,為2013年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把脈問診,并對2014年的趨勢作出分析。那么,我國石化行業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存在哪些問題?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又有哪些熱點值得我們關注?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李壽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主任趙志平、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祝昉。
●盡管化工行業自身進步明顯,但與其他行業相比,成本管理差距較大。1~11月,化工行業100元主營收入成本87.56元,同比增加0.61元,高出全國規模工業100元主營收入成本近2元。
記者:與其他行業相比,化工行業管理成本高企的環節在哪里?企業應當怎樣去降低化工管理成本?
李壽生:資本是追逐利潤的資金,任何一個企業的競爭能力最重要體現在它的盈利能力上。一個企業若想獲得較強的盈利能力,最重要的工作是降低生產成本。但是,現在我們化工企業面臨的情況是剛性成本的增加在不斷強化。比如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原材料價格有升有降,但現在我們化工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升得多、降得少。另外,資源稅也在增加企業的成本。比如天然氣的價格對化肥企業的成本影響很大,去年化肥企業很大一部分產能的削減源自天然氣價格過高。還有人工成本,也是剛性增長。現在工人的工資都在上升,我們國家人工成本的優勢已經在遞減,甚至在消失。
所以,我們必須要從管理上挖出一些效益。在資金周轉方面,我們企業的潛力就很大。企業資金在生產經營過程中不間斷循環周轉,從而使企業取得利潤。任何資金完成了一次資本的周轉,才能產生一次利潤。如果一個企業的流動資金一年就轉兩次,資金效率就比較低。現在我們多數企業的資金效率與先進企業相比差距非常大。從數據上看,2013年化工企業的利潤率很低,再加上資金周轉效率不高,行業的資金利用率僅為6%~7%。
因此,面對2014年,原材料價格波動、人工成本上升、各項管理費用增加的新形勢,全行業都要把降低能耗、降低費用、加快資金流轉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作為提高行業經濟運行質量和企業經濟效益的著力點;把成本管理作為行業和企業管理的重點,千方百計減少費用,加快資金周轉,提高資金效率,全面創新行業和企業成本管理以及資金效率管理的方式,使行業經濟運行質量和企業資金成本管理都上一個新的水平。2014年,不論在經濟運行過程中遇到多么大的困難和挑戰,我們都要力爭做到全年全行業營業收入的增長與經濟效益的增長基本同步,并力爭做到經濟效益的增長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
2014年,橡膠機械行業形勢看好。圖為桂林橡膠機械廠工人對硫化機進行組裝和檢測。 (陳維芳 供圖)
●國家發改委近期公布了2012年萬家企業節能目標考核結果,有1377家企業未達標。在1377家未達標企業中,石油和化工企業占到15%。
記者:這是否意味著化工行業完成“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存在著困難?2014年,在節能減排方面化工行業應從哪些方面去努力?
李壽生:從目前全行業節能減排執行的情況看,節能減排的目標不僅沒有達到“十二五”規劃進度要求,而且規劃目標執行的差距還很大。但是,我們還想不更改目標,希望能夠通過我們全行業的努力,力爭實現或者更好實現這個目標。
2014年節能減排工作必須采取“大力度”和“硬手腕”,繼續深入推進“能效領跑者”活動,全面開展能效對標工作,加大對節能減排大戶和節能減排難戶的管理,加大對節能減排效果的考核力度,既要鼓勵先進,更要鞭策落后,以更加務實和更加嚴格的工作措施來推動全行業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更加扎實的新成效。
2014年的重點工作,要從提高消耗水平,做到達標排放,同時加強管理基礎工作這三個方面提升節能減排水平。
一是提高全行業的能耗水平,千方百計地降低消耗。目前行業最好的能耗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也還有差距,所以我們要通過“能效領跑者”活動全面提升行業的能耗水平。這一活動我們已經開展了兩年了,成效非常好。我們按照產品分類,現在搞了10個產品,按照企業的實際消耗,每年公布前三名,同時也告訴行業我們掌握最差的最后一名。我們希望全行業的能耗水平能夠達到先進的平均水平,沒有達到平均水平的企業今年將會面臨很大的壓力。
二是在排放工作方面,企業要堅持做到達標排放。目前排放工作我們企業與先進水平的差距不小,真正做到嚴格達標排放的企業還是不多的。
三是我們要加強節能減排的基礎工作。現在很多企業節能減排的計量手段其實是不齊全的。比如二氧化碳排放,不少企業沒有針對排放物的計量手段,大部分企業是按照生產所消耗煤的數量,通過理論值反算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推算出來的。像這種監測手段,與先進水平差距還是很大的。
●2013年1~11月,石油和化工行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84億萬元,增長19.0%,增幅高于全國工業投資額增幅平均值。同期,全行業利潤總額7761.4億元,同比增長9.0%,利潤率低于全國工業投資額增幅平均值。
記者:為何在全行業利潤率持續走低的情況下,石化行業的投資熱度不減?
祝昉:近年來,雖然石化行業在煉油等子行業出現了過剩的端倪,但政府在出臺《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等系列政策時,提及較多的是鋼鐵、水泥、平板玻璃、船舶等行業。因此,在有些投資者眼里,石化工業還是有利可圖的。另外,這兩年,石化行業投資很大的亮點是新型煤化工,特別是在2013年,河南、陜西、寧夏、內蒙古上馬的項目很多,這些項目投資額又很大,動輒就是幾十億元,所以對投資起到了很大的拉動作用。另外還有一些項目轉移的問題,也對整個行業的投資貢獻較大。
●煉油領域,成品油結構發生明顯變化。汽、煤油在生產和消費中的占比持續增加,2013年的產量比重分別達到33.2%和8.5%,比上年分別提高1.3和1個百分點。
記者:目前我國柴油出口增長情況怎樣?國內柴油消費有走向負增長的趨勢,柴油出口的政策會不會成為我國一個長期而穩定的能源戰略?對于促進國內柴油消費有哪些建議?
趙志平:我認為柴油出口肯定不會是一個戰略,因為成品油的出口管制非常嚴格。今年柴油消費下來了,這與成品油價格在接軌有關系,對于柴油真正的需求恢復到了正常水平。2013年也是情況比較特殊的一年,但是好處在于我們知道了國內煉油有所過剩,我們其實對于柴油的需求也沒有那么強烈。
祝昉:目前國內汽油消費增長較快,柴油增長較慢,從柴汽比來講并沒有達到2∶1。由于煉油出來的汽油和柴油比率是2∶1,但去年消費沒有達到這一比值,所以從大的方面來講,為了達到平衡,我們柴油出口可能會多一點。
至于柴油出口政策是否會作為未來大的能源戰略,我個人認為,由于石油輸出國越來越少,資源的取得也不是太容易,我們更多的是要去考慮成品油應盡量為國內所用。但是,為了滿足國內需求需要有富余量,從而要有一定的出口量,來保證國內油品的供給平衡。
是否促進柴油消費,我覺得是一個矛盾的問題。柴油需求的減小,對于節能減排和能源消費來說其實是好事。現在,柴油作為生產資料消費情況有一個明顯變化,過去煤是大量國內生產,國內消費,由中西部資源地運輸到東部消費。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煤炭資源地開始對煤進行就地加工生產一些產品,這就減少了煤炭運輸。另外,隨著煤炭進口量的增長,沿海地區不需要從西部運煤。還有鐵路也在改革,隨著鐵道部門由政府機構變成了市場機構,積極性增加了,鐵路運力提高。過去用汽車,現在更多是用鐵路,這也減少了柴油消費。至于如何促進柴油消費提高,我認為這個問題更多的應該交給市場去解決。
本報記者就行業發展相關問題提問。 (本報記者 張育 攝)
●2013年1~11月,我國凈進口有機化學品達到2420萬噸,同比增長10.5%。從進口來源地看,主要來自中東地區的伊朗、沙特以及周邊的韓國、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中國內地產品無論是在質量還是在品種、檔次上與上述國家和地區都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有機化學領域,質量和技術差距近年來有擴大的趨勢。
記者:當前我國石化行業有哪些重要技術正在快速進步?既然我國企業在創新上取得了很大進展,為什么和上述國家或地區在有機化學領域的質量和技術差距方面有擴大的趨勢?2014年有哪些技術值得關注?
李壽生:目前,以聚氨酯、異戊橡膠為代表的新材料技術,以先進煤氣化技術和現代煤化工大型裝備自主研發制造為代表的現代煤化工技術,以甲醇制烯烴、芳烴、甲醇蛋白和甲醇汽油為代表的甲醇深加工技術,以子午線為代表的節能綠色環保輪胎技術以及石油化工降低能耗和綠色發展為代表的節能減排技術都在為全行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推進可持續發展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行業技術創新的能力和成果還遠遠適應不了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和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必須在2014年今后一個時期,加快取得一批新的技術研發成果,以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型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培育,使行業創新能力有一個較大的提高。
祝昉:有機化學領域進口量的增長主要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當前我國的PX項目由于公眾的一些不理解,建設進展并不順暢,我們需要大量從中東地區進口;另一方面,我們在改性材料等領域,配方研究方面還不夠。
和中東相比,他們的資金豐富,在技術上舍得投入,而國內不少企業創新意識差,創新能力差,舍不得在研發上投入,更愿意做一些“山寨”產品,他們認為創新意味著投入和風險,導致一些領域進展沒有那么快。中東地區的合資企業很多,歐美等發達國家也帶去了不少新技術,所以進步也很快。
2014年,我認為值得關注的技術突破有煤化工技術,煤層氣、頁巖氣新能源方面的技術,特別是煤炭的多元化利用方面,至于聚碳,可能還局限于實驗室。
●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1~11月,全行業出口1634.3億美元,增長3.9%,比上年同期提高3.5個百分點,占全國出口總額的8.2%。預計全年出口增長4.0%,是自2008年以來,出口增長首次超越進口。
記者:2013年行業出口逆勢增長,動力來源于哪些方面?2014年的出口會延續這樣的態勢么?
祝昉:對于2014年的出口情況我有些擔憂。一方面,我們國內的成本一直在漲,用工價格、資源價格等很多方面都在漲,這就給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目前各國都在進行制造業回歸,都想要把這個“主食”放在自己手里。像美國已經意識到了,制造業是國家發展很重要的基礎,不能過多去依托別人去加工產品,認識到虛擬經濟是有軟肋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各國都在加強國內市場的關注,這對于2014年的出口會造成一定的壓力。
我們一直是資源密集型,再加上我們很多出口的終端產品質量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標準,品牌大多也沒有樹立起來,歷來給人的感覺“中國制造”都是些低端產品。雖然目前有一些出口產品檔次上來了,但是大多數還是低端貨。
去年中西部出口的增長地,像新疆地區就向哈薩克斯坦出口一些資源性的產品。未來西部向外出口初級產品應該會增長,因為地理位置上比較方面。我們也發現,去年行業對于金磚國家出口增長速度較快。這是因為這些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很快,消費供應不上,就需要向外部尋求供應,而歐美國家并不出口中低端產品,所以我們對那邊市場的出口量會大一些。
●2013年1~11月,石油和化工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為6.47%,同比持平,但低于其他行業。
記者:石化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低下,會促使企業更加積極實現多元化發展和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嗎?
祝昉:我認為在這方面,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想法。有些企業總認為,自己的項目大、有優勢,倒下的肯定是其他企業;有的企業則比較有前瞻性,就會較快地做到企業戰略轉移。所以,不同的思考就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化解產能過剩這件事情,當時我們在制定一些行業的準入條件,有的企業家就認為既然政府要實施準入門檻了,那么這個行業是不是未來就有希望了,自己一定要搭上最后一趟車,趕緊上項目,反而使產能在一時間內急劇擴張。
我認為,在全行業主營收入利潤率偏低的情況下,每個企業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發展策略, 如果你的產品是大宗的,那么你有沒有考慮往下延長產業鏈,有沒有考慮和其他企業差異化發展。現在國外有一些化工類的咨詢公司發展得很好,這也是企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需要一個第三方站在另外一個角度,來提供一個更全面、更詳盡的企業規劃。當前我國的化工咨詢公司也在發展中,這方面的業務量還是挺大的,已經從以前的簡單的數據咨詢,到當前涉及到市場分析、消費分析、耗能分析、產品定位等方方面面,做得更為細致專業。比如我知道國外一個咨詢公司給食品巨頭雀巢做咨詢的時候,分析了包括產品應該放在超市的什么位置等細節。化工行業也會朝這個趨勢發展。
河北冀衡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消毒劑產品百分之九十五出口國外。二○一三年該公司加大了消毒劑產品在中國市場的推廣力度。圖為該公司消毒液生產線。 (徐紅 攝)